日本財團與NPO法人裏海Tsukuri研究會議爲掌握日本沿岸海域的「海洋加酸」情況於2020年8月開始實施一項調查,調查中首次在養殖海域觀測到了可能會影響長牡蠣幼體的數值,日本財團於3月17日公佈了上述結果。到目前爲止,幾乎沒有對沿岸海域的加酸實施過調查。此次調查彙總了「日本財團 海洋加酸適應專案」的觀測資料結果,目前正在宮城縣、岡山縣和廣島縣的多個地方繼續操作進行觀測。
日本財團的笹川陽平會長(左)與NPO法人裏海Tsukuri研究會議的松田治理事長(供圖:日本財團)
該專案是雙方收到漁業相關人員提出的「牡蠣殼最近變薄了」的回饋後,與漁業相關人員、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和企業等合作推進的。着眼於在國内水產養殖業佔重要地位的長牡蠣養殖,在3個縣(宮城縣、岡山縣、廣島縣)的入海口、近海、海藻林、養殖場和養殖場附近等環境各異的多個地點設置pH計、溶氧儀及溫度鹽度計進行了定點海洋觀測站。宮城縣南三陸町志津川灣和岡山縣備前市日生町各設置4個觀測地點,從2020年8月開始調查,廣島縣廿日市市廣島灣設置一個觀測地點,從2021年6月開始調查。這3個縣的長牡蠣產量佔國内總產量的80%。
調查結果顯示,志津川和日生兩個地區的全年平均pH值爲志津川8.0、日生8.1,與海水的標準值(8.1)沒有差別。另一方面,各區域觀測到的最低pH值爲志津川7.7、日生7.41,表明局部存在水質加酸(pH值降低)的情況。
另外,調查對錶示生物是否容易形成外殼的指標海水文石飽和度(Ωarag)發現,3個地區都存在影響長牡蠣幼體的情況(閾值低於1.5)。各地區的海水文石飽和度最低值爲宮城縣1.4(8月,裙帶菜養殖場點)、岡山縣0.8(9月,長牡蠣育苗場點)、廣島縣1.0(8月中~下旬,淡水流入點)。目前各地區尚未出現長牡蠣幼生浮游生物形態異常等直接損害。1.5的閾值是透過水槽實驗得到的數值。
實施調查的北海道大學研究生院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院的藤井賢彥副教授(供圖:日本財團)
據實施調查的藤井賢彥副教授(北海道大學研究生院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院)報告,日生地區經常出現海水文石飽和度低於1.5的情況,志津川雖然沒有日生那麼頻繁,但每年也有數次低於1.5的情況。雖然因果關係還需要繼續操作調查,但可能是因爲降雨帶來的淡水流入以及有機物質的流入和分解導致海水二氧化碳濃度擧升。1.5的閾值是針對幼體的閾值,對成體的影響可能稍微小一些,但在產蛋期(產卵後幼體立即發育)暴露於這種環境可能會產生影響。
利用藤井副教授開發的模式,考慮河流流入的影響,根據全球暖化情景(IPCC RCP8.5)對未來進行預測發現,日生即使到本世紀末水溫也不會有太大變化,而志津川的水溫卻明顯擧升。隨着水溫升高,產蛋期可能會發生變化。加酸方面,預計日生和志津川兩個地區本世紀末海水文石飽和度會大幅下降。
負責綜合評估的調查委員小埜恆夫主任研究員(水產研究與教育機構水產資源研究所)表示:「是單純因爲海水文石飽和度低於1.5的時間比較短,還未能產生影響,還是因爲飼養實驗獲得的1.5並不適用於實際的海洋,需要尋找更加正確的閾值——這是今後需要加以明確的問題。不僅僅是這個專案本身,這也是我們研究人員必須要做的事情。」
該專案今後會繼續操作對這些地區進行調查和分析。從2022財年開始,調查地點還預定追加岡山縣笠岡市和愛媛縣與大分縣之間的豐後水道兩個地區。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