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化學株式會社在日本新能源與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推進的「戰略性節能技術革新計劃/實用化開發」項目中,採用「利用了微波工藝開發的新型塑料化學回收法」,通過使用可直接向塑料傳遞能量的微波技術,開發了與傳統熱分解工藝相比節能約50%的技術。11月1日,該公司宣佈完成了日本首個處理能力每日可達1噸的微波通用實驗設備。

圖1 此次完成的實驗設備(供圖:微波化學)
該公司計劃在2022財年内正式啟動該實證設備,以通用樹脂為核心開展驗證試驗。今後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大規模,使處理能力達到每年1萬噸,並在2025年之前與化學製造商等合作,實現科研成果的社會應用。
此外,該公司此次通過參加NEDO的項目,還刷新了微波塑料分解技術「PlaWave Ⓡ」, 目前正以2030年在日本國内節能效果量達39000kL(以原油換算)為目標,推動循環經濟的實現。
此次的成果如下:
【① 開發出了高溫復介電常數測量裝置】
微波爐可以發出水分子能較好地吸收其頻率的微波,但此次工藝必須選擇廢塑料和與之混合的材料(填料)均可高效吸收的微波頻率。因此,為增加作為對象的塑料的種類,使設備更具備通用性,需要對表示對象物質微波吸收能力的「復介電常數」分別進行精密測量。

圖2 此次研發的高溫復介電常數測量裝置的外觀(供圖:微波化學)
微波化學公司擁有獨創的高溫復介電常數測量技術,此次為了擴大產品線,又全新研發出使用二氧化碳雷射、可應用於多種塑料的高溫復介電常數測量裝置。
通過使用波長10.6μm的二氧化碳雷射作為熱源,成功將測量所需的數克塑料樣品加熱至最高1000℃左右,同時精密測量出了復介電常數。
該裝置的特點在於,不僅可測量塑料樣品,還可測量加熱時被用作觸媒的無機填料樣品和液態樣品,應用範圍非常廣泛。
【② 實際驗證了設備的規模化和塑料分解】
微博化學公司在此次的NEDO項目中,將2021年研發的小型實證機規模化,完成了具備每日1噸處理能力的大型實驗機,並使用該設備進行了實證試驗。其目標是將廢棄塑料回收成原料(單體),所以將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等設定為了模型目標並進行了驗證。

圖3 使用小型實證機進行化學回收的再生聚苯乙烯(左:熱分解油;中:回收的苯乙烯單體;右:再生聚苯乙烯)(供圖:微波化學)
此外,在聚苯乙烯的分解中,研究人員通過將苯乙烯單體作為主要成分回收並進行純化和再聚合,並確認其可再生為塑料。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