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在珊瑚體內發現海洋微塑料,有可能殘留1000年

2024年12月16日 海洋宇宙

東南亞發展中國家每年排放出佔全球三分之一的約1000萬噸塑料垃圾。這些垃圾在海上經過反復的劣化和壓碎,最終變成了細微的微塑料(MP),隨著塑料體積的變小,觀測和分析也變得越來越困難,流入海洋的塑料中約70%下落不明。

九州大學的磯邊篤彥教授等配合SATREPS項目,在泰國的朱拉隆功大學内設立了國際研究基地,並對海洋微塑料展開了調查。研究人員對在首都曼谷近海的西昌島周邊採集的4種造礁珊瑚體內進行調查後,發現了大小從幾十到幾百微米(微米是百萬分之一米)不等的MP。

title

在西昌島的造礁珊瑚體內發現的微塑料。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是幾百微米以下的微小塑料。

研究人員在各種珊瑚體內檢測到的塑料量為溼重每克0.7~2.28個不等,已觀察到21種不同的聚合體類型。其中佔比較大的是耐綸、聚乙炔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此外,檢測到的174粒MP分佈在整個珊瑚的表面黏液、組織和骨骼中,所佔比例分別為38%、25%和37%。

雖然此前也檢測到過幾毫米的合成纖維,但在骨骼中檢測到MP的情況尚屬首次。據悉,塑料垃圾會在自然環境中可殘留幾百年到一千年。這些外來物質一旦進入到珊瑚的骨骼中,就無法排出體外,所以在珊瑚死亡後,MP依然有可能在珊瑚體內殘留長達千年左右。

此次的研究表明,重新評估MP在世界各地珊瑚體內的積累情況並大範圍調查其影響具有重要性。同時,也為此前不明去向的塑料垃圾的去向提供了新的線索,有望為保護海洋環境建立基礎數據做出貢獻。(TEXT:原繪里香)

原文:JSTnews 2024年12月號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日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