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人的起源:來自彌生時代的亞洲兩個系統

2025年01月28日 生物醫藥

東邦大學講師水野文月和東京大學教授大橋順等人的研究團隊成功解碼了約2300年前彌生時代人類骨骼的DNA。研究分析稱,他們攜帶東亞系和東北亞系兩種血統DNA成分,在彌生時代通過朝鮮半島遷徙至日本列島,並與繩文人融合,成為現代日本人的祖先。

title

DNA被解碼的約2300年前彌生時代的人類遺骸(供圖:東京大學)

關於現代日本人的起源,廣為接受的「雙重結構模型」認為,居住於後舊石器時代日本列島的繩文人,與彌生時代遷徙而來的渡來人相互融合,形成了現代日本人。然而,對於彌生時代渡來人來自何處,此前不太清楚。

研究團隊從在日本山口縣土井浜遺址出土的約2300年前的彌生時代人類骨骼中提取了DNA,並對其基因體(全部遺傳資訊)進行了解析。通過與繩文人和現代日本人的基因體進行詳細比對,發現彌生人基因體包含繩文系、東亞系和東北亞系三種成分,與現代日本人高度相似。

此前認為,現代日本人中的東亞系成分主要來源於古墳時代以後的渡來人。然而,此次分析發現,在古墳時代之前的彌生人就已攜帶東亞系成分。東京大學的大橋教授指出:「彌生時代的渡來人本身便兼具東亞系和東北亞系,可以很好地解釋日本人基因體來源。」

在現代人中,韓國人的基因體由東亞系和東北亞系兩大成分構成,在遺傳上與彌生時代的渡來人最為接近。研究團隊在計算時,讓現代韓國人與繩文人融合,結果可以很好地再現古墳時代及現代日本人的基因體特徵。

本研究由上述研究團隊與土井浜遺址和人類學博物館(山口縣下關市)等機構共同完成,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科學期刊《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上。

原文:《日本經濟新聞》電子版、2025/1/10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期刊: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論文:Genetic Analysis of a Yayoi Individual from the Doigahama Sit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s of Immigrants to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DOI:10.1038/s10038-024-0129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