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恐龍王國福井的最新研究】(下)福井縣立大學今井拓哉副教授:新開設恐龍學部的使命,多元化職業發展與科學啟蒙的窗口

2025年02月03日 生物醫藥

接上篇: 【恐龍王國福井的最新研究】(上)熱點話題不斷:挖掘新種化石、開創數字古生物學、開設恐龍學部

2024年8月,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正式批准了福井縣立大學開設「恐龍學部」的申請。這是日本首個以「恐龍」命名的學部,也是日本發現最多新種恐龍的地區才有的獨特的挑戰。但這個大膽命名背後的真正意圖是什麼?「恐龍學部」的綜合選拔考試吸引了廣泛關注,報名人數超計劃招生人數的10倍。為此,筆者採訪了正在為2025年4月學部的正式誕生而做準備工作的今井拓哉副教授(恐龍學研究所)。

title

與「恐龍博士」銅像擺出相同姿勢的今井拓哉副教授

恐龍愛好者沒有合適的學習場所

——請介紹一下開設恐龍學部的過程及目標。

福井縣是對於全球都有著很高價值的恐龍化石的寶庫,但對於立志從事恐龍研究,喜歡恐龍的年輕人來說,並沒有合適的學習和發展平台。縣立恐龍博物館主要是展示性質的設施,在培養研究人才方面存在侷限性。放眼日本整個北陸地區,能夠學習古生物學的大學研究室也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對象,無法完全滿足包括恐龍在內的脊椎動物的研究需求。 

如果以脊椎動物為中心學習古生物學,在日本國內,則需要前往北海道或關東等其他地區,這導致了人才的外流。此外,即使選擇了遠方的大學學習,專注於恐龍研究也是困難的,只能在「古生物學」這一較寬泛的框架內進行學習。

福井縣立大學在2013年成立了恐龍學研究所,2018年正式啟動了研究生教育,但隨著新學部的設立,教育體系將進一步拓展到本科生。從2025年春天開始,我們將以專注於恐龍研究的新學部為基礎,將福井縣豐富的地方資源與有志於恐龍研究的年輕人相結合,推動研究的進一步發展,並肩負起培養人才的重任。

title

予定2025年內在恐龍博物館的鄰地建成的勝山校區(圖中右側的建築)效果圖,設計師是隈研吾(供圖:福井縣)

學習將與博物館合作、現場實務、活用數字手段

——恐龍學部具體會學習哪些內容?

以「整個福井都是學習場所」為理念,學生將重點學習包括地球科學、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等恐龍研究需要的基本知識。作為以往沒有過的特色,將與恐龍博物館在人力和物力方面全面合作,到新種恐龍發掘現場進行現場實務,運用數字技術創新研究方法,將是恐龍學部的三個特色。

title

今井副教授與金居利昌(福井縣立大學經營策劃部恐龍學部開設準備室/企畫主管)

恐龍學部下設恐龍與地質學專業,並進一步分為兩個課程。「恐龍與古生物」 課程主要學習傳統的古生物學,其最大的亮點無疑是研究恐龍化石。

一般的古生物學課程主要以日本大量出土的菊石和貝介類等化石為教材,而恐龍化石這一點則是福井所擁有的壓倒性優勢。同時,課程也注重數字古生物學,通過學習CT掃描器、雷射掃瞄器等數字設備的使用,進一步將其應用於恐龍等古生物的研究中。

另一個課程「地質與古環境」課程也就是實地古生物學,不僅研究化石本身,還以化石為線索研究古代環境及其變化。學生通過調查地層和斷層,還能學習測量儀器、無人航空載具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title

校園開放日吸引了來自福井縣內外的100名高中生,人數滿員。(照片由福井縣立大學提供)

產學合作推動旅遊

——作為福井縣的大學,可以期待對本地區有哪些貢獻?

恐龍是福井縣的頂級品牌之一。為縣內熱愛恐龍的年輕人提供學習平台固然重要,但同樣也期待能夠吸引更多來自縣外的學生。勝山市也在積極完善大學生的生活居住環境,制定了為學生提供每月最高25000日元的補助金制度。

同時,我們也期望恐龍學部能促進旅遊。恐龍博物館由於種種限制,無法涉足某些商業領域,而大學可以通過產學合作等方式承擔起這部分角色。例如,我們曾與位於永平寺町的吉田酒造,以及茨城縣筑波市的風險企業「地球科學視覺化技術研究所」合作,共同為日本酒設計了「恐龍標籤」。

為了進一步推動類似的商務活動,2021年,我們還與福井新聞社共同創立了大學主導的風險企業「恐龍總研」。該企業致力於將研究成果直接轉化為商品,例如基於學術研究成果開發產品。我們希望利用這些實務經驗,將恐龍學部的成立作為推動旅遊的新契機。

title

由今井等監修設計的日本酒標籤。標籤印有在福井發現的新種恐龍和原始鳥類的圖案(供圖:吉田酒造)

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地域性課題

——第一年計劃招生30人。相較於研究員和博物館館員的職位數量,這似乎是一個較大的數字。

的確,僅以大學或博物館中與恐龍相關的職位而言,很難為所有畢業生提供對應的職位。因此,或許會讓人覺得這會導致供大於求的情況。不過,我們並不認為所有學生都會選擇恐龍研究這條職業道路。

事實上,恐龍研究需要運用廣泛的綜合知識。作為研究者,我們不僅需要古生物學的知識,還要結合現代生物學、地質學、環境學、土木學以及計算機科學等各領域的知識開展研究。恐龍學部的課程設置也會充分涵蓋這些知識領域。我們希望學生不侷限於恐龍研究的職業道路,而是能夠找到更廣泛的領域發揮自己的才能。

——具體有哪些職業發展方向?

如果選擇與恐龍直接相關的領域,可以從事媒體、出版或教育行業。近年來恐龍研究正在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因此也可能成為3D、藝術設計領域的技術人員或創意工作者。比如,我們與迪文普公司合作開發了「VR恐龍展覽系統 福井恐龍篇」,可以在虛擬博物館裏自由展示福井的恐龍化石。

此外,防災與地質諮詢等行業也能很好地用到在恐龍學部所學的地球科學知識。特別是福井縣是日本擁有核電站最多的地方,培養具備地球科學視角、能夠解決地域課題的人才也是我們的目標之一。

需要溝通力與體力

——對於希望報考恐龍學部的學生有何期待?

或許會令人意外,但其實有許多恐龍研究者並不擅長化學或數學。所以,我們希望學生不要過度在意自己是否擅長理科或者是否具備相關知識,而是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恐龍研究並不是一門能用數學公式就能輕鬆得出答案的學科。研究過程中需要不斷推測和探索,因此我們希望學生能享受在未知中尋找答案的樂趣。

此外,要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推測並進行有條理的闡述,也需要文科的思維方式。因此,我們建議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恐龍研究還需要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共事,因此瞭解歷史、宗教以及地緣政治等知識也是一大優勢。不過,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音樂技能的高低似乎和研究並沒有多大關係。

title

推測化石的特徵並將其整理成論文的「文字」作業,是研究的骨幹部分。(供圖: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

此外,恐龍研究需要與各行各業的人進行大量交流,因此溝通能力也非常重要。當需要複原圖時必須委託插畫師,挖掘工作也離不開土木行業人員的協助。與人建立良好關係的能力也是必需的。另外,體力是絕對必要的!因為挖掘工作主要是在夏季的烈日下進行。

title

夏季是古生物學專業的學生從全國各地匯集在一起進行挖掘作業的高峰期(供圖:福井縣立大學)

一年吸引100萬人參觀的稀有學科

——最後,請您談談恐龍以及恐龍研究的魅力和價值。

恐龍是充滿謎團的生物。不僅是新物種的發現,每當揭示出此前無人知曉的真相,並在公眾面前發表成果時,都會有巨大的成就感。

恐龍研究並不能直接改善人們的健康或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然而,為了欣賞恐龍研究的成果,每年有近100萬人前往恐龍博物館。能夠帶給100萬人樂趣的學科並不多見。作為接觸科學的「窗口」,恐龍和化石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

換句話說,我相信恐龍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橋樑。通過傳播研究成果,我也希望為此貢獻自己的力量。

title

今井拓哉(Takuya Imai)

福井縣立大學恐龍學研究所副教授,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研究員,地球科學視覺化技術研究所恐龍技術研究實驗室客座研究員,恐龍綜研公司技術部部長

1987年出生於東京都。在蒙大拿州立大學理學部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後歸國,2019年畢業於金澤大學研究生院自然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理學博士。2015年,擔任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研究職員。2019年起任現職。專業領域包括恐龍繁殖學及恐龍時代鳥類學,特別關注日本國內白堊紀早期陸相地層的研究。近年來,他還與民間企業合作,致力於利用虛擬技術推進新時代的地球科學教育。

原文:關本一樹/JST Science Portal 編輯部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鏈結】
福井縣立大學恐龍學研究所官網
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官網
福井縣立大學「恐龍學部特設網頁」

日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