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大學研究生院醫系科學研究科的芝典江共同研究講座助教、宮內睦美名譽教授、太田耕司教授為核心的研究團隊,闡明問荊提取物對口腔潰瘍創面具有癒合及鎮痛效果。此外,研究還闡明瞭問荊提取物鎮痛作用的部分機制。這一成果有望開發出應用問荊提取物的治療方法及預防方法。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期刊《PLOS One》上。
圖1 問荊提取物的疼痛抑制機制
(A)P物質的釋放會使TNF-α及COX-2的表達增強,從而引發口腔潰瘍的疼痛;(B)施用問荊提取物會使P物質的釋放受到大幅抑制,同時使TNF-α及COX-2的表達也受到抑制,最終減輕口腔潰瘍的疼痛。(供圖:廣島大學)
口腔潰瘍由精神壓力、飲食不均衡及病毒等因素引發。這是許多人都經歷過的一種棘手的疾病。治療上一般採用塗抹類固醇軟膏等方法,但若長期或頻繁持續塗抹,會有黏膜萎縮、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風險。
研究團隊著眼於為人熟知的藥材「問荊」提取物,驗證了該提取物對口腔潰瘍引起的發炎及疼痛的作用。
研究團隊除了在倉鼠的頰囊內人工誘發口腔潰瘍,塗抹高低不同濃度的問荊提取物進行實驗外,還利用大鼠來源的脊神經後根神經節細胞,探討了問荊提取物對痛覺傳遞因子的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塗抹高濃度問荊提取物的倉鼠,口腔潰瘍的面積在統計學上顯著縮小,從組織學層面觀察到癒合進程加快;而塗抹低濃度問荊提取物的倉鼠,則未觀察到口腔潰瘍的癒合促進作用。此外,被誘導出口腔潰瘍的倉鼠因疼痛進食困難,體重下降,但無論塗抹哪種濃度的問荊提取物,倉鼠的進食情況均有所改善,體重下降也得到抑制。該結果提示,問荊提取物具有鎮痛效果。而分子層面的分析結果發現,問荊提取物能夠抑制與疼痛發生相關的發炎細胞介素(TNF-α)、前列腺素合成酶(COX-2),以及痛覺傳遞物質(P物質)的釋放。
這些結果提示,問荊提取物不僅可能促進創面癒合,還可能通過同時抑制多種作為疼痛根源的疼痛相關因子來有效減輕口腔潰瘍的疼痛。
此次的研究成果,有望推動新型口腔護理產品的開發。若混合問荊提取物的口腔護理產品等得以實用化,將為提升口腔潰瘍患者的生活品質(QOL)做出巨大貢獻。此外,通過使用作為生藥的問荊提取物,或有助於開發副作用顧慮較少的,安全的口腔潰瘍治療方法。
研究團隊表示,今後將進一步推進對問荊提取物更詳細的作用機制及有效成分的確定,以及以人類為對象的口腔潰瘍的治療效果驗證。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期刊:PLOS One
論文:Antinociceptive effect of Equisetum arvense extract on the stomatitis hamster model
DOI:10.1371/journal.pone.0313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