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的科技政策】(七)歷代《科技白皮書》

2019年12月06日 政策

上接: 【日本的科技政策】(六)科學技術廳與文部省合併爲文部科學省

《科技白皮書》是介紹日本的科學技術現狀和未來隊形變換方向,如何利用科技改進社會的宏觀資料,同時也是日本未來科技政策的指南針——從大約60年前開始,日本原則上每年都會發行一冊《科技白皮書》。2019年版《科技白皮書》於2019年6月20日公開。

日本的科技政策(七) 歷代 科技白皮書

2019年版《科技白皮書》封面《科技白皮書》

最近幾年的《科技白皮書》中一方面介紹了近年來日本在物理可用能、化學和生理學醫學領域接連獲諾貝爾獎的事例,同時也對日本變得越來越嚴峻的科技環境敲響了警鐘。

2017年版的《科技白皮書》增加了介紹前一年榮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東京工業大學榮譽教授大隅良典的研究特輯。這一年白皮書的中心主題是企業利用大學等外部機構的創意,開拓新價值產品和服務的「開放式創新」,強調了推進產官學合作、確保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性。2017年版白皮書的另一個特徵是還介紹了用於日常生活的科技成果。

2018年版的白皮書比較了日本發表的論文總量以及高被引論文(Highly Cited Paper)數量的國際排名。2003~2005年日本排在世界第二位,而2013~2015年降到了第四位;論文質量則由第四位降至第九位,而且均被中國超出。

另外,全球獲得諾貝爾獎的研究主要是獲獎者在30多歲年輕時代取得的成果。但在日本,目前讀博士的人逐年減量,這無疑是一種「非常危機的狀態」。

2019年版白皮書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並指出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正在減弱。同時白皮書還介紹到,諾貝爾獎得主、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和大隅教授都反復強調了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對於今後的方向,需要促進全民討論並達成共識。

日本的科技政策(七) 歷代 科技白皮書

日本文部科學省網站公開了歷年出版的

日本最初的《科技白皮書》是1958年發行的。經過戰後的混亂局面,1956年發行的《經濟白皮書》中催生了 「現在已經不是戰後」 的流行語。科學技術廳也正好在那一年成立。成立近2年後的1958年,《科技白皮書》首次面世。

第一版(1958年版)白皮書在「序文」中即開宗明義,「科學技術廳已經成立近兩年。有必要讓民衆瞭解日本的科技現狀,以及從長遠來看爲振興科技計劃採取的措施」,強調了發行白皮書的意義之一。另外還分析了當時的科技動向和日本現狀。白皮書中坦率地反省說:「爲了追求短期的效益,科技進步依賴直接從外國輸入的拿來主義,造成了科學與技術的分離和隊形變換失衡,而且忽略了基礎問題或長期問題的解決」。

同時白皮書還提到,並非所有的日本技術都是對外國技術的模仿和照搬。以介子理論以來的核子物理學成果爲首,一些領域也開始有日本自主開發的技術。另外還表示,今後必須重點開發(1)能在溫含油氣候和有限耕地中最大限度提高生產力的符合國情的技術;(2)能充分發揮國民聰明才智和勤奮靈活的特質、打破氣候及土地侷限的自主技術等。

第二次發行《科技白皮書》是在4年後的1962年。這一年的白皮書詳細介紹了科學技術的現狀,並從以下四個中心分析了當時幾年的科技動向:(1)被貼上研究、開發和實用化接力體制不完善標籤的日本近年來是如何加強科學與技術之間銜接的;(2)橫向統籌不斷專業細化和縱向深化的各科技領域以解決複雜課題的綜合化趨勢;(3)世界各國在科技領域共同開展的國際合作的擴大化;(4)外國技術引進存在的問題以及開始逐漸增加的技術輸出中存在的問題。

此後,除1963年和1971年之外,每年都發行了《科技白皮書》。後來的白皮書也都會基於當時的科技現狀和動向,詳細分析並給出日本之後應該採取的對策和舉措。

不過,由於1968年《科學技術基本法》的流產,作爲科技政策之本的法律和組織雙雙缺席的時代,白皮書大多都只停留在對當下現狀的分析和解說上。

其中,1969年版白皮書回顧了60年代的科技動向,並信心十足地表示:「日本在很多方面實施了飛躍式隊形變換,國際地位也得到提高」、「在科技領域也迅速接近歐美已開發國家的水平,爲社會和經濟的隊形變換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也承認,在尖端技術領域尚未消除與歐美之間的差距,並指出了70年代亟需解決的課題:(1)推進解決各項社會問題,包括防治污染、促進健康及推進通訊運輸便利化等;(2)爲強化國際競爭力、進一步隊形變換經濟,高效隊形變換尖端技術產業;(3)開拓核能、太空及海洋環境等新領域。

70年代至80年代的白皮書還把焦點登記伴隨經濟高速增長而出現的負面問題,反復進行了分析。

總之,這一時期的《科技白皮書》由科學技術廳編寫,只能算是科學技術廳長官向内閣會議彙報用的「作文」。真正意義上成爲國家層面的白皮書,應該是從1996年發表的1995年度版《科技白皮書》開始算起。《科學技術基本法》於1995年頒佈,《科技白皮書》正式開始由内閣會議批准,並作爲年度報告提交給國會,由國會進行審議。

此外,1997年發表的1996年度版《科技白皮書》是在基本法頒佈後,首次根據《科學技術基本規畫》編纂的。這一版白皮書向在國立試驗研究機構從事尖端科學研究的1800多名研究人員實施了問卷調查。其中,60%以上的研究人員都認爲,要想取得出色的研究成果,促進研究交流和靈活分配競爭性研究資金非常重要;同時肯定了研究人員流動有助於組織的活化。但調查發現,自己願意申請這種交流的人並不到20%。因爲研究時間比較短,難以取得成果,大部分研究人員都會慎重選擇。另外還發現,女性研究人員非常少,只佔整體的7%,而且很多人都苦惱於難以兼顧育兒和研究以及生育後難以重返職場等問題。此外,女性研究員認爲與男性相比,自己在升職加薪和能力評估方面也處於劣勢。關於普通百姓與研究人員之間的關係,老百姓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聽取專家的意見。但將近50%的研究人員從未有過旨在獲得社會理解而進行的演講或者授課。

進入21世紀後,「創新(變革)」一詞開始在白皮書頻繁出現,比如「必須進行科技創新,提高生產力」(2008年版白皮書)、「解決環境和醫療挑戰的科技創新的重要性」(2010年版白皮書)等表述。

文: 瀧川 進
翻譯編輯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