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的科技政策:偏重大型研究可能放空,研究人員擔心失敗不願挑戰高風險專案

2021年01月19日 政策

決定2021年度以後日本政策方針的「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劃」的制定工作已經進入尾聲。「強化創新能力」、「強化作爲創新源泉的研究能力」——與以往的基本計劃相比,2020年12月14日的專家會議討論的報告草案中重視創新的趨勢更加明確。

title

討論「登月型研究開發制度」存在方式的遠景會議專題討論=圖片由日本内閣府提供

安倍第二次上臺執政後,這種趨勢開始強化。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戰略性創新創造專案」(SIP)和「創新性研究開發推進項目」(ImPACT)等内閣府主導的大型研究開發預算。

雖然每項課題都投入了數十億~數百億日元的預算,但未必都能取得預期的成果。負責ImPACT的課題之一的東京大學教授合田圭介回憶說:「制度從中途開發端生變化,(研究人員)不願意面對‘瞄準金牌進行高難度動作,但如果失敗則沒有任何獎牌’的風險,而是直接瞄準可以穩拿的銅牌。」

政府向企業難以從事的「高風險和高影響力」研發專案投資是有意義的,但在現實中,高風險的定義模棱兩可,不允許出現重大失敗,給人一種容易半途而廢的印象。

研究主題的設定和框架也遭到了批判。在SIP的一期專案中,汽車用創新引擎的開發被選爲主題之一。雖然實施了熱效率達到50%以上的技術目標,但在溫室氣體削減已成爲中長期要求、汽車逐步推進電動化的情況下,這一成果是否具有「創新性」仍值得商榷。

SIP是一種以政府投資爲引子,要求企業也負擔投資的機制。不過,廣島大學的副校長小林信一指出:「其中還包括本來應該由企業自行完成、已經接近實用化的主題,像是由政府承擔研發費用的公共事業。」

大阪大學的標葉隆馬副教授則認爲,「日本的政策創新範圍比較小」。在日本屬於技術創新意義非常強的創新,在歐美則被廣泛視爲「某種新事物」。

這種差異還表現在政策上。預定2021年起動的歐洲共同體(EU)科技政策的長期框架「天際線歐洲」採納了很多研究主題,並打算利用出現的新主題。

標葉副教授批判說:「日本一邊削減大學等的基礎研究經費一邊推進大型專案,機會失落的風險升高。」文部科學省出身的科學技術振興機構高級研究員有本建男提議說:「最好提前決定好基礎研究與課題解決型研究的預算分配框架。」

很多科學家對自上而下式的國家專案的混亂產生了危機感。被視爲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的中部大學教授山本尚就直言,「缺乏以長遠的眼光隊形變換(專案)的態度」。目前的專案以AI(人工智慧)等現有技術爲基礎,「在延長線上不會產生顛覆性創新」。

作爲ImPACT後繼專案的登月型研究開發制度進行了改良,由政府根據國内外研究人員參加的研討會等決定目標,不同的研究專案計劃採取不同的方法來實施等。

不過,登月型研究開發制度才剛剛起動。科技政策的指揮塔——擁有預算調整許可權的綜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

日文:《日本經濟新聞》,2021年1月4日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