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政府修訂《能源基本計劃》,將「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與核電作為去碳電源

2025年03月18日 政策

日本政府於2025年2月18日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明確國家中長期能源政策方向的《能源基本計劃》的修訂草案。草案刪除了自2011年東京電力福島第1核電站事故以來「減少核電依賴」的措辭,明確了將可再生能源和核電作為「去碳電源」並「最大限度利用」的方針。修訂後的計劃設定了2040年可再生能源佔比達到近期實際業績約2倍的目標,即40~50%。

title

日本的能源供需展望圖。最右側的柱狀圖為2040年的電源結構目標(供圖:日本資源能源廳)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在2月18日的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今後,相關省廳將共同努力,實現能源供應穩定、經濟增長和去碳化。氣候變化行動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我們將通過日本的經驗和技術,為全球去碳化做出貢獻」。

title

林芳正官房長官在記者會上表示能源基本計劃已獲內閣會議通過(供圖:內閣廣報室)

《能源基本計劃》是根據能源政策基本法於2003年首次製定的。該計劃一般每3年修訂一次,本次是第7次計劃。它包括對可再生能源、核電和火電等各種能源構成比例的展望,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等,將成為國家能源結構的指導方針,還會對民間企業的投資計劃等產生影響。

修訂後的《能源基本計劃》指出,隨著人工智慧(AI)的普及,耗電能巨大的數據中心和半導體工廠的新建及擴建將導致電力需求增加。與2023年相比,所需發電量估計將最大增加至約1.2倍,達到12000億瓩時。

在此基礎上,2040年的電力來源構成目標分別為可再生能源40~50%左右、核電20%左右和火電30~40%左右。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23~29%、風能4~8%、水力8~10%、地熱能1~2%和生質能5~6%。2023年,可再生能源的實際比例為22.9%,而高達50%的目標意味著需要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基本計劃將可再生能源導入過程中面臨的課題歸納為「與地區共生」「抑制國民負擔」「應對輸出波動」「應對廢棄太陽能電池板」等。此外,關於太陽能發電,相較於適宜用地逐漸減少以及存在破壞環境問題的既往方法,計劃更重視可以在牆壁和窗戶上安裝的新一代技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並以2040年導入約2000萬瓩為目標。

能源基本計劃將2040年的核電電源構成比例設定為約20%。2023年的實際比例為8.5%,據計算,重新啟動幾乎所有現有的30多座核電站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先決條件。基本計劃中首次出現了「拆除重建」一詞,指出「將採取具體措施,在已決定退役的核電站原址上用新一代創新反應堆取代原反應堆」。此外,目前還在考慮由擁有國家預算安排的「GX(綠色轉型)推進機構」為建設費用提供資金支持。

在內閣會議決定之前進行的公開意見徵集(公眾諮詢)中,共收到約4萬多條意見,為上一個計劃製定時的7倍且數量創歷史新高。日本民眾對明確「迴歸核電」這一政策轉變提出的批評性意見尤為突出。在2月18日內閣會議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說:「‘核電站’所在地確實存在擔憂。我們將努力進行詳細說明。」

此外,根據計劃目標,2023年實際電力來源構成中佔68.6%的火力發電將在2040年下降到30~40%左右。在火力發電中,對於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在世界範圍內備受詬病的燃煤火力發電,目標是「減少發電量,主要是低效率的燃煤發電」,但並未明確其在整個火力發電中所佔的比例。

title

海上風力發電示意圖(出自資源能源廳「新法實施後,‘海上風力發電’的推進狀況如何?」)(供圖:資源能源廳)

政府在製定基本計劃的同時,還批准了將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設定為「2035年比2013年減少60%,2040年減少73%」的新的全球變暖對策計劃,並製定了將去碳具體化為國家產業政策的戰略「GX2040願景」。

基於新的全球變暖行動計劃,日本已於2月18日向聯合國提交了「下一輪國家自主貢獻(NDC)」。之前的目標是「2030年比2013年減少46%,並朝著50%的更高目標努力」。

title

基於新的全球變暖行動計劃的日本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供圖:環境省)

原文:Science Portal 編輯部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連接】
 • 經濟產業省「第7個能源基本計劃已獲內閣批准
 • 環境省「全球變暖對策計劃(2025年2月18日內閣決定)

日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