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中日數位經濟合作空間廣闊——「北京-東京論壇」兩國嘉賓面對面溝通實錄

2019年10月31日 經濟交流
中國外文局人民中國雜誌社 楊振生攝

中國外文局人民中國雜誌社 楊振生攝

在中日關係迎來新時代要求的當下,中日雙方數位經濟的企業界、學術界優秀代表,如約坐在「北京—東京論壇」特別分論壇會場,積極討論世界經貿格局和區域合作大趨勢下,中日數位經濟領域走向更深、更廣互利合作的可能性。

資料流通特別是跨區域共用、共用的實際障礙和心理障礙在哪裏?數位經濟需要怎樣的規則來促進而非束縛?中日最先開展合作的領域和最有潛力的合作領域有哪些?兩國嘉賓面對面發問,一對一回應,在坦誠溝通中,就部分議題達成共識。

分享數位經濟帶來的巨大紅利,互信是前提

數位經濟的核心是資料。對數據的定義、内涵和外延及使用與管制,一直是各界爭論的焦點。

株式會社NTT資料諮詢委員、原會長岩本敏男介紹,日本國内正在熱烈討論歐洲對個人資訊保存非常嚴格的資料管制。但他認爲:「如果有些資料在十幾個小時之内不能到達,有些交易就做不了了。我們和中國有很多合作,著作權、智慧財產權保存做得非常好,中國也出臺了國家資訊安全法,但我們仍期待更多細則的具體指導。」

日本自民黨競爭政策調查會會長伊藤達也表示,日本希望透過在G20大阪峰會期間起動的「大阪軌道」發揮互信橋樑作用,並且促進具有創意和創新的國際性的活動。他認爲,數位經濟隊形變換面臨三大問題:公平競爭、個人資訊保存和稅收,日本也希望能夠和美國、中國、歐洲開展共同合作,建立資料流通圈的框架和規則。

近四五年來,全世界多輪關於資料所有權、隱私、資料安全方面的討論。對於日方嘉賓發言中對中國大型網際網路公司表達的疑慮和不安,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發言回應並分享觀點——

首先,包含用加密、資料拆分以及保存網路安全的技術方法已經完全足夠確保資料安全;此外,認爲幾家美國和中國大的網際網路公司擁有絕對大量資料是個絕對的誤解。全世界擁有最大量且還未被使用的是工業資料、城市資料和政府機構資料;最後,對數據所有權做定義是過去500年所有權範式裏的習慣性誤區,全球經濟的紅利是數位經濟讓整個物理可用能世界智慧化進而帶來的巨大增量。

「對產業界來講,未來是‘黃金十年’,數位經濟已經從消費網際網路轉向實體經濟、城市治理乃至支撐基礎科研,所以兩國合作應更多地面向未來。屆時,稀有的是人才、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知識與知識之間的合作以及信任的建立,而不在於資料本身。」

讓新技術革命的子彈再飛一會兒,不必過度焦慮

除了對數據安全等内容的討論外,富士通董事長田中達也提出,實際合作中兩國企業也面臨對數據使用有分歧等挑戰。

特別分論壇主持人、科技日報社副社長房漢廷認爲,日方坦誠地表達了焦慮,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兩國數位經濟合作空間廣闊。首先是數位經濟領域的技術合作。中國目前在物聯網、5G網路、人工智慧等數位經濟的底層技術領域,已經具備了比較強的實力和相應的技術備用,可以與日本相應領域進行互補性研發合作,共同推進技術進步與技術疊代,分享相應的研發成果。

其次是數位經濟領域的創新合作。數位經濟的動力源泉是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日本在技術研發上有着雄厚的備用和再開發能力,而中國則在商業模式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中日產業界聯手合作,優勢互補,潛力巨大。

最後是數位經濟領域的產業合作。中國與日本可以以數位產業爲突破口,搭建產業合作平台,讓更多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參與進來,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施數位經濟的持續放大性增長。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吉林在發言中提到,科大訊飛與阿里巴巴一樣,都將帶着最先進的技術成果參與東京奧運會的舉辦,目的就是促進交流、達成共識,用數位經濟實施更大範圍内的互利共贏。

日方分論壇主持人山崎達雄表示「非常受到鼓舞。中國企業已經具備了最尖端的技術水平,但需要把規則緊鑼密鼓地建起來」。

對此,劉松的回應是,「基於資料的新商業文明我們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形成,由於資料的動態性和不可確定性,我們對待資料規則的看法是,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就是說讓創新先走一步,規則再去跟上;此外,治理資料和資料管控,一定不會像土地那樣,而是按照大禹治水的邏輯,一方面是疏大於堵;另一方面構築資料流動程序中的兩條底線,一是國家安全和人身安全,二是資料隱私。在這兩個底線穩固的前提下,讓資料先流動起來,推動智慧經濟的隊形變換」。

平安集團金融壹賬通首席戰略官戴可認爲,「我贊成‘不成規不成方圓’,但同時要考慮到,立規矩有個程序。包括資料和資料科技的應用是需求導向,一定是有了痛點後,才有相應的技術或解決方案。接下來才是研究怎麼把這個技術或解決方案標準化、通用的化。所以,這是個循環疊代的程序,可長可短,但一定要去經歷」。

直面兩國數位經濟隊形變換共性問題,促進合作共贏

IT人才的缺乏是兩國遇到的共同的問題。中日軟體行業協會副祕書長付曉宇給出一組資料:日本缺乏20萬到50萬IT人才,中國的缺口在80萬到100萬。「在IT人才的培養方面,我們應該加強合作。我瞭解到,日本自2020年4月起,就要在小學課程中導入程式設計教育,這方面中日可以互相借鑑經驗。」

岩本敏南認爲,「日本和中國最大的區別是,日本的IT人才多在科研機構,而中國的人才多分佈在企業,這方面的合作應該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潛在性」。

清華大學教授、電子化企業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柴躍廷也認爲,中日大學間的人才交流與合作,相對於中美來說,規模和數量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此外,雙方嘉賓共同提到,過去幾十年間,日本積累了強大的工業基礎,工業軟體、自動化、機器人、晶片、感測器等方面的經驗值得中國學習,而中國的製造業,市場巨大,且數位經濟的商業模式創新有目共睹。

吉林說:「就人工智慧領域來講,中國的定位是要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恰恰是中日合作的巨大機會。」雙方就兩國共同面臨的氣象減災預報等方面的優勢和需求,進行了初步分享與對接。

對於如何在數位經濟中快速達成信任,在互連及互作基礎上促進區域合作、提升兩國福祉,房漢廷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高洪共同發起倡議,希望兩國媒體如實、客觀報導雙方各界的努力,爲促進不限於數位經濟領域的更廣泛合作,營造良好氛圍,傳遞積極訊號。

作者: 房琳琳 餘昊原
責任編輯:左常睿
本文轉載自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