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期刊《泰晤士高等教育》(THE)10月27日發佈了「2021年世界大學聲譽排名」。從THE每年另行發佈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可以看出,中國大學的排名正在迅速提高,此次發佈排名時,THE列舉了在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提高了國際聲譽的中國大學,並再次強調中國大學的聲譽在不斷擧升。
「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的評價方法是:請世界各地的資深學者最多列舉15所自己認爲在其專業領域的教育和研究方面表現最優異的大學,根據這項調查結果評價各大學的聲譽。此次發佈的「2021年世界大學聲譽排名」採用了約2萬2,000份回答對大學的聲譽進行了評價,包括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實施的調查,以及前一年同期實施的前一次調查。
高度讚揚用英語發表論文
在THE列舉的本次排名結果的特點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國大學在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得到世界資深學者的好評。THE認爲,位居第51-60位的復旦大學雖然在物理可用能科學領域獲得了全球學者27%的評分,但從藝術和人文科學領域的學者那裏獲得的18%的評分才是提升大學綜合聲譽的主要驅動力。在各專業領域被全球資深學者評爲最優秀大學的次數最多的大學可獲得100分的滿分,而排名第二的大學將根據其被評爲最佳大學次數的比例(百分比)獲得分數。而中國國内的學者對復旦大學的評價中,商務、經濟、臨牀和健康領域獲得的評價要高於藝術和人文科學領域。
另外,排名由去年的第176-200位擧升至第126-150位的北京師範大學從全球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那裏獲得了47%的評分,從藝術和人文科學領域的學者那裏獲得了18%的評分。南京大學也從全球藝術和人文科學領域的學者那裏獲得了49%的評分,但從國内獲得的評分大部分都來自物理可用能科學及商務和經濟學領域的學者,國内外的評價存在很大差距。中國國内人文科學領域的學者幾乎沒有人認爲北京師範大學和南京大學是最優秀的大學。
「很多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學領域表現優秀的中國大學主要都用中文開展研究。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南京大學是中國一流大學中罕見的在科學以外的領域也擅長用英語做研究的大學。這可能是三所大學在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的國際聲譽較高,與國内聲譽不一致的終極因數」。THE介紹了英國牛津大學高等教育專業的教授西蒙·馬金森(Simon Marginson)的上述看法。馬金森教授同時還表示:「中國的熱門研究領域依然是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承認中國大學的聲譽提高的主要原因在於理工領域研究能力的提高。
復旦大學(照片:客觀日本編輯部)
亞洲大學獲得高度評價
在此次發佈的榜單中,亞洲大學的排名均高於THE於9月份發佈的「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也引人關注。以排名第10位的清華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16位)、第13位的東京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35位)、第15位的北京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16位)、第27位的京都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61位)、第41位的首爾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54位)、第50位的上海交通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84位)以及同樣排名第50位的浙江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75位)爲首,在排名前200位的亞太地區的大學中,名次比「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低的只有新加坡、香港和澳大利亞的大學。中國大陸、日本、印度和臺灣的大學獲得的評價全部或大部分都高於「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只有個別大學的排名與「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相同。
近年來在「世界大學排名」中表現持續低迷的日本大學此次獲得的評價也有很大不同。除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外,排名第71-80位的大阪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301-350位)、第91-100位的東北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201-250位)、第101-125位的東京工業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301-350位)、第126-150位的北海道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501-600位),以及同樣位居第126-150位的名古屋大學(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第351-400位)等進入前200位的11所日本大學的排名均高於「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即使從數量來看也有很大的差別,在「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中,進入前200位的只有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
在「2021年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中進入前200位的亞太地區大學
世界排名 |
去年排名 |
世界大學排名 |
大學名稱 |
國家・地區 |
10 |
13 |
=16 |
清華大學 |
中國大陸 |
13 |
10 |
=35 |
東京大學 |
日本 |
15 |
16 |
=16 |
北京大學 |
中國大陸 |
24 |
24 |
21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 |
27 |
23 |
61 |
京都大學 |
日本 |
=41 |
45 |
=54 |
首爾大學 |
韓國 |
46 |
39 |
33 |
墨爾本大學 |
澳大利亞 |
=48 |
51-60 |
=30 |
香港大學 |
香港 |
=50 |
51-60 |
84 |
上海交通大學 |
中國大陸 |
=50 |
61-70 |
=75 |
浙江大學 |
中國大陸 |
51-60 |
51-60 |
60 |
復旦大學 |
中國大陸 |
51-60 |
61-70 |
8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大陸 |
61-70 |
71-80 |
=54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澳大利亞 |
61-70 |
51-60 |
46 |
南洋理工大學 |
新加坡 |
61-70 |
=40 |
=113 |
國立臺灣大學 |
臺灣 |
61-70 |
51-60 |
58 |
悉尼大學 |
澳大利亞 |
71-80 |
61-70 |
301-350 |
大阪大學 |
日本 |
81-90 |
61-70 |
99 |
KAIST |
韓國 |
81-90 |
81-90 |
=54 |
昆士蘭大學 |
澳大利亞 |
81-90 |
81-90 |
=122 |
成均館大學 |
韓國 |
81-90 |
126-150 |
=151 |
延世大學 |
韓國 |
91-100 |
91-100 |
66 |
香港科技大學 |
香港 |
91-100 |
126-150 |
301-350 |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 |
印度 |
91-100 |
71-80 |
57 |
莫納什大學 |
澳大利亞 |
91-100 |
101-125 |
=105 |
南京大學 |
中國大陸 |
91-100 |
71-80 |
201-250 |
東北大學 |
日本 |
101-125 |
― |
―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中國大陸 |
101-125 |
101-125 |
49 |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 |
101-125 |
81-90 |
301-350 |
東京工業大學 |
日本 |
101-125 |
91-100 |
70 |
新南威爾士大學 |
澳大利亞 |
126-150 |
176-200 |
251-300 |
北京師範大學 |
中國大陸 |
126-150 |
101-125 |
501-600 |
北海道大學 |
日本 |
126-150 |
126-150 |
91 |
香港理工大學 |
香港 |
126-150 |
176-200 |
― |
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 |
印度 |
126-150 |
101-125 |
351-400 |
名古屋大學 |
日本 |
151-175 |
― |
301-350 |
中南大學 |
中國大陸 |
151-175 |
151-175 |
301-350 |
華東師範大學 |
中國大陸 |
151-175 |
― |
501-600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中國大陸 |
151-175 |
― |
181 |
華中科技大學 |
中國大陸 |
151-175 |
151-175 |
601-800 |
慶應義塾大學 |
日本 |
151-175 |
151-175 |
201-250 |
高麗大學 |
韓國 |
151-175 |
― |
401-500 |
四川大學 |
中國大陸 |
151-175 |
176-200 |
301-350 |
同濟大學 |
中國大陸 |
151-175 |
176-200 |
801-1000 |
早稻田大學 |
日本 |
151-175 |
151-175 |
157 |
武漢大學 |
中國大陸 |
176-200 |
― |
― |
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 |
印度 |
176-200 |
176-200 |
― |
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 |
印度 |
176-200 |
126-150 |
501-600 |
九州大學 |
日本 |
176-200 |
― |
301-350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臺灣 |
176-200 |
176-200 |
501-600 |
築波大學 |
日本 |
176-200 |
176-200 |
401-500 |
西安交通大學 |
中國大陸 |
表格根據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21、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20及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表示排名相同
在亞太地區排名最高(第10位)的清華大學之上的大學如下。第1名爲哈佛大學,第2名爲麻省理工學院,第3名爲牛津大學,第4名爲斯坦福大學,第5名爲劍橋大學,第6名爲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第7名爲普林斯頓大學,第8名爲耶魯大學,第9名爲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與「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幾乎相同,都是美國和英國的大學。
研究聲譽的分數權重爲教育的一倍
THE每年都會公佈各種大學排名。「世界大學排名」以教育(教學和學習環境、聲譽)、研究(質和量、收入、聲譽)、論文被引次數(研究成果的影響)、國際化(外國職員和留學生比例等)、產業研究收入(知識轉移活動)爲評價指標,綜合評價大學的能力。「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的評價方法是從「世界大學排名」的評價指標中僅選取關於教育和研究「聲譽」的評價結果進行排名。論文引用率及外國職員和留學生比例等可定量評價的指標占較大部分的「世界大學排名」,與以經驗豐富的全球資深學者的評價爲基礎的「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的結果有很大差別。
用於「2021年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的最新調查是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實施的,共收到來自128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的10963份回答。這項調查結果也被用於9月份公佈的「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但在「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中,即使是相同的調查結果,分數的分配權重也不同。在「世界大學排名」中,研究相關「聲譽」的得分比例佔整體的18%,教育相關「聲譽」的得分比例佔15%,分數的分配比例沒有太大差別,但在「世界大學聲譽排名」中,對分數的分配權重進行了更改,「研究」相對於「教育」得到了加倍重視。THE解釋說,做出這一修改的終極因數是因爲相信受訪者對「研究」的質量具有更準確的判斷力。
此外,爲反映世界各地球科學者的分佈情況,還參考聯合國的資料實施了按領域和地區公平地分配回答的調整。參與調查的學者的專業領域包括物理可用能科學(14.6%)、臨牀和健康(14.5%)、生命科學(13.4%)、商務和經濟(13.1%)、工學(12.7%)、藝術和人文科學(12.5%)、社會科學(8.9%)、電腦科學(4.2%)、教育(2.6%)、心理學(2.6%)、法學(0.9%)。從地區來看,亞太地區的回答佔39.1%,西歐佔24.3%,北美佔21.7%,東歐佔6.3%,拉美佔4.2%,中東佔2.4%,非洲佔2%。
亞洲學者與西歐學者在評價方法存在差異
THE還詢問參與調查的學者哪些類型的出版物和媒體會影響其對大學的評價並公佈了結果。與西歐學者相比,亞洲學者更傾向於根據出版物和媒體的資訊對大學作出高度評價。尤其是在中國做研究的學者,受學術期刊影響的可能性最高。80%的人回答數位學術期刊,82%的人回答印刷學術期刊影響了自己的意見。日本學者中回答受數位學術期刊和印刷學術期刊影響較大的人也分別達到76%和71%。
另一方面,西歐學者認爲,出版物和媒體的資訊對自己作出的評價的影響非常小。法國學者根據在學術期刊上讀到的研究成果對大學作出高度評價的傾向最低,回答受到數位和印刷學術雜誌影響的人不到41%。以上結果表明評選最優秀大學的方法存在這種區域差異。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學記者)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鏈結】
Times Higher Education「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2021」
【相關報導】
2021年09月08日「THE發佈世界大學排行:「新冠電腦病毒」的研究,讓中國大學提高排名」
2021年09月03日「【21-21】新型コロナ中國の研究力高める 英教育誌世界大學ランキング」
2021年08月20日「中國在高影響力論文中排名第一,被引次數位於前10%的論文超過美國」
2021年08月12日「【21-20】影響力大きい論文で中國1位 被引用數トップ10%米國抜く」
2017年 6月15日「【17-15】中國の躍進続く 英教育誌の大學評判ランキング」
2016年06月14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世界大學聲譽排行榜 中日等亞洲高校排名提升」
2016年 5月10日「【16-07】アジアの大學の評判高まる 英教育誌の國際ランキングで裏付け」
2015年11月02日「英國教育雜誌的世界大學排名 日本僅2所大學進入2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