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ChatGPT可以幫助設計,大學教育和高考也將改變?」

2023年09月20日 高等教育

在國内外備受關注的生成式AI「ChatGPT」將對日本的教育和產業產生怎樣的影響?主要研究工業和加工工程,以闡明企業生產活動事故及故障終極因數的「失敗學」而知名的東京大學工學部教授中尾政之於9月8日在日本記者俱樂部舉行記者會,就ChatGPT的現狀和前景進行了詳細論述。中尾教授表示,儘管在未來5年内,ChatGPT在某些領域還無法與人類匹敵,但極有可能很快就會趕上人類。即使在現階段,ChatGPT對人類也很有幫助,特別是設計初學者使用的話可以獲得有用的知識,因此應該活用於設計工作中。除了強調ChatGPT的優良功能外,中尾教授還預測大學教育和高考方式也將被迫做出改變。

title

東京大學工學部教授中尾政之論述生成式AI影響(9月8日,截屏自日本記者俱樂部公開的記者會Youtube影片)

功過取決於使用的人

中尾教授首先介紹了大學中很多40歲以下的教師和學生已經在「玩ChatGPT」的現狀。中尾教授在東京大學完成碩士學位後,在製造公司的開發、設計和生產現場工作了9年。作爲一名時常會被揶揄只看到底端現場而缺乏廣闊視野的工學領域的生產技術研究員,中尾教授表達了對有助於俯瞰式觀察事物的生成式AI發自內心的興趣。另一方面,他也承認生成式AI的大量使用可能會降低創作的慾望。AI甚至會奪走本應由人類完成的創意設計工作,導致生產技術員和產品設計師失業。此外,如果只是教授專業知識,有AI當老師就足夠了,這將導致大學教授失業。高中和國中教師也可能面臨同樣的情況。

那麼,中尾教授的專業領域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他將設計的思維程序分爲4個階段,即位於上游的「理解(顧客需求)」和「語言(要求課程)」的2個階段,以及緊隨其後「形(設計方案)」和「物(設計屬性)」的2個階段。後兩個下游階段的實際情況是仍延續明治時代(1868~1912)以來的講義。CAD(電腦輔助設計)等許多數位技術已經滲透到產業界,但工學部並沒有超越至今爲止教授的設計範圍。

另一方面,在上游的2個階段,引進歐美技術並國產化的時代一直持續,只進行簡單模仿就可以。然而,當今的時代必須自己進行概念設計,概念設計也成了工學部的工作。因此,中尾教授主張ChatGPT可以用於探索客戶需求等設計的上游階段。

既有正確答案也有定量判斷錯誤

中尾教授向ChatGPT提出了包括專業性較高内容的各種問題,並介紹了許多回答的示例。ChatGPT的回答顯示,的確存在定量判斷錯誤,因此不可盲信。但也有一些答案是正確的,以及在交互程序中有時還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有用提示。另外,經常聽到如果每個人都以同樣方式使用,則ChatGPT會給出同樣的回答,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現實情況是,ChatGPT的開發人員爲避免形成相同的句子添加了有意改變句子的功能。在介紹了上述驗證結果後,中尾教授對ChatGPT進行了如下評價。

「ChatGPT對設計工作很有幫助,應該加以利用。即將發佈的‘ChatGPT-5’應該會學習許多日語的技術知識。那些將ChatGPT作爲大腦功能擴展的工程師將獲得高薪,而無法將其作爲大腦輔助,只是盲目相信的工程師將失去工作。日本人一直相信自己的優勢在於製造領域的經驗性知識。如果繼續操作這麼認爲,大概會在不久的將來輕易輸給那些從AI中獲取同樣知識的外國公司。」

培養大量勤於討論和思考的人

在中尾教授的記者招待會上,ChatGPT對教育的影響程度之大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開場白中,中尾教授也表達了擔憂:「在自由課題的創意設計領域,東大的學生也會失去動力。由於他們大都是應試的「勝利者」,缺乏原創經驗和多樣性,因此只能想出同質化、平庸的創意。雖然創造是人類的工作,但它與知識量的多少是不同層面的事」。此外,中尾教授還在最後的總結中指出:「大學不僅要讓學生記住知識,還必須大量培養可以創造的人,爲此首先要培養會討論和思考的人。」

那麼,大學錄取是否應該保持現狀?使用現在的入學考試選拔法是否能錄取到大學期望中的學生?5月15日,同樣在日本記者俱樂部舉行記者招待會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教育與技能司司長兼祕書長教育政策特別顧問安德烈亞斯·施萊克爾(Andreas Schleicher)就生成式AI的能力講了一段有趣的話(www.keguanjp.com/kgjp_jiaoyu/kgjp_jy_gdjy/pt20230525000003.html):「我可以很自信地說,AI遲早將能夠解答大部分高考問題」。安德烈亞斯還在記者招待會上向中尾教授提問道:「您提到大學必須大量培養可以創造的人,那麼東京大學的入學考試沒有必要改變嗎?」對於這一問題,中尾教授的回答如下。

「必須製作出不輸給ChatGPT的入學考試問題,編寫考卷的負責人也是這麼說的。其中一個想法是,製作擁有多個答案的問題並考察回答方式的程序。即從考察解題方法轉變爲回答方式的程序。不僅是大學,高中的入學考試也一樣。此外,教育本身也必須做出改變。」

AI相關預算要求增加44%

與中尾教授的記者招待會同樣在9月8日舉行的日本政府「AI戰略會議」的報告稱,來年的預算申請中AI相關預算總額約達1640.9億日元,相較本年度的預算增加了約44%,生成式AI相關的金額約爲728億日元。其中,568.4億日元將用於加強AI的開發能力。尤爲引人注目的是,文部科學省將投入84.9億日元用於針對科學研究的生成式AI模式的開發和共用,投入29.9億日元用於爲確保生成式AI模式的透明度和可靠性的研究開發,以及24.5億日元用於培養國家戰略領域的年輕研究人員及博士後期課程學生(下一代AI人才培養計劃)。這些都是新提出的申請。

關於生成式AI,4月份在高崎市舉行的G7(七國集團)數位與技術部長會議在發表的部長宣言中明確表示「認識到需要儘快把握生成式AI技術的機遇和挑戰,隨着技術的隊形變換,不斷提高其安全和可靠性」。5月召開的G7廣島峰會的領導人宣言中包含建立「廣島AI進程」的内容,將推進生成式AI相關的使用、開發和監管的國際規則制定。受此影響,9月7日透過線上形式召開了「G7廣島AI進程部長級會議」,並形成了一份旨在向G7領導人展示針對AI顯影器的指導方針和行為規範的部長級宣告。該指導方針和行為規範預計向AI顯影器提出公開包括生成式AI的先進AI系統的基礎模式的能力、侷限性以及適合和不適合的應用領域,以及與政府、民間社會和學術界進行負責任的資訊共用等各種責任和義務。

重視生成式AI在教育一線影響的文部科學省於7月4日發佈了《關於初等中等教育階段應用生成式AI的暫行指南》。重要的是瞭解生成式AI如何在教育一線中發揮作用及如何在學習中加以利用的觀點,並有意識地培養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熟練運用的能力。另一方面,生成式AI尚處於發展階段,在提供極大便利的同時,也被指出存在個人資訊泄露、著作權侵犯風險、傳播虛假資訊,以及影響批判性思維能力、創造性和學習積極性等各種擔憂,因此在教育一線使用時需充分考慮兒童和學生的發展階段。在明確了上述基本觀點的基礎上,該指南還透過列舉大量「不適當」和「可以考慮活用」的具體示例來提供詳細的指導。

另外,由於正值暑假前夕,指南中還加入了「關於長假作業(與寫作相關)」的内容,透過具體例子對使用生成式AI寫報告和提交參加外部競賽的作品時需要考慮的事項等進行了詳細的要求。

36%的年輕人在使用

那麼日本年輕人實際對生成式AI的接受程度如何呢?從日本財團9月1日發佈的以「生成式AI」爲題實施的「18歲意識調查」的結果中可以一窺現狀。該調查於今年8月19日至20日在網上實施,調查物件爲日本全國1000名17~18歲的男性和女性。調查結果顯示,回答者中高中生/專科生佔51.9%,大學/短期大學佔40.5%,均爲學生作答。

36.1%的回答者表示「使用過生成式AI」。從未使用過(包括不知道)的回答者中,60.4%的人表示「想嘗試」。關於使用過的生成式AI的種類,列舉「本文生成式AI」的人佔92.8%,「影像生成式AI」佔31.3%,「影片生成式AI」佔5.5%,「聲音生成式AI」佔4.7%,「音樂生成式AI」佔3.0%。

那麼在教育一線等環境中有哪些使用方法呢?在表示使用過生成式AI的回答者中,最常見的用途是「消磨時間(使用時沒有特定目的)」,佔63.2%。另一方面,「爲生成學校作業或工作中使用的資料本文」的人佔38.5%,「爲了加深對課堂上沒有理解的事情、現象的理解」的人佔27.4%,「爲了生成僅靠自己和周圍人很難想出的創意」的人佔27.1%。

這些數位似乎與東京大學的中尾教授所說的並沒有太大出入。然而,文部科學省較爲關注的在暑假作業和課題中使用生成式AI的利用者在知道生成式AI的學生中只佔了7.9%,即使加上「預定使用」的2.5%,也只有1成左右。此外,17.9%的回答者表示「不認爲有什麼職業可能會被生成式AI取代」。由此可見,許多年輕人或許還未能準應答識生成式AI的確切功能。

日文:小岩井忠道(科學記者)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網站】
日本記者俱樂部記者會報告「東京大學教授中尾政之‘生成式AI’
記者會「YouYube影片
内閣府《關於2024年度預算申請中的AI相關預算》說明
内閣府 AI戰略會議(第5屆) - 綜合科學技術與創新會議
文部科學省 關於初等中等教育階段應用生成式AI的暫定指南
日本財團《18歲意識調查「第57次-生成式AI」報告》

【相關文章】
2023年05月25日 OECD司長爲應用AI建言:「需從根本上重新審視教育和入學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