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不得不暫停執行旨在培養高層次外國人才,提升本國軟實力的留學生招收政策。一方面,入境侷限措施導致在日留學生人數減量;另一方面,線上教育迅速普及,人們開始思考身居海外「線上留學」的意義。本文將就如何提升「線下留學」的價值,重建留學生招收環境提出具體方案。
圖片:PIXTA(攝影支援:中央工學校附屬日語學校)
影響學校營運,影響將來人才確保
留學生是「以知識爲基礎的經濟」不可或缺的高層次人才後備力量,是國家軟實力的源泉。基於這種共識,全球各國爭奪留學生的競爭日趨激烈。日本也制定了「30萬留學生計劃」,以期吸引並留住留學生。
然而,爲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日本採取了入境侷限措施,截至2021年末,共有多達15萬名持有留學簽證的學生無法來日。日語語言學校受到重創,日語教育機構團體交握協議會(由業界6個團體構成)的調查顯示,截至2022年2月,有25%的語言學校表示將在三個月内倒閉。
2022年3月,日本政府放寬了入境侷限,日語語言學校的招生形勢瞬間逆轉,學員接踵而至。但許多學校已經解僱了部分老師,重建教學階層需要時間;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放棄日本,選擇前往其他國家留學。想讓留學生人數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並非易事。
日語語言學校入學人數減量,意味着一至兩年後進入大學本科、研究生院或高等專門學校的留學生將減量。2019年日本文部科學省實施的《學校基本調查》顯示,在大學(本科)生中留學生佔比爲3.4%,而在研究生中佔比擧升到20.7%。同年該省針對高等專門學校實施的調查顯示,在195所學校中,留學生佔到了學生總數的一半以上。換言之,對於一部分高等專門學校和大學研究生院來說,留學生減量關係到學校或學科的存亡。
另一方面,許多在發生疫情之前就來到日本的留學生,由於原本希望就職的行業招錄規模減小等,被迫改變了畢業後的規畫。
日本就業資訊公司DISCO的調查顯示,2021年的應屆畢業生中,日本本國學生就業内定率同比下降了7.5%,而留學生下降了22.4%。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的畢業生去向情況調查顯示,在日本就業的留學生比例從2019年的36.9%降低到了2020年的31.1%。造成這種現象的其中一個終極因數在於,許多留學生希望進入酒店和旅遊等行業工作,而這些行業在疫情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在勞動適齡人口持續減量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在《日本再興戰略2016》中提出,留學生是寶貴的外國人才,要將留學生在日本的就業率提升到50%。留學生人數減量,就業率下降,或將對今後日本企業向海外隊形變換,面向海外研發產品,接待入境遊客等業務以及照護等領域所需人才的確保產生負面影響。
線上教育規模擴大與「線下留學」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得到迅速普及的線上教育也在改變着留學的形態。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於2006年提出了國際化網路協作學習(COIL,全稱是Collaborative Online International Learning)模式。在國際往來受到侷限的背景下,該模式在日本也被快速地推廣開。即便日本放寬了入境侷限,留學生派遣方和接受者兩所大學之間仍然越來越普遍地透過網路進行留學前預備學習和留學後彙報等。
慕課(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MOOC,全稱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聽課人數也在飛躍式增長。2021年,全球有950所大學以原則上免費的形式提供了大約2萬門課程,聽課人數累計達到了2.2億人次。
利用線上教育進行虛擬交換留學的相關專案也得以展開。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與11所世界級頂尖大學合作,2021年度以慕課形式推出了可以互換學分的16門課程。
透過線上上課取得相應的學分或資格便可獲得微憑證。對此,越來越多的認證機構發行數位徽章,以數位方式予以證明,從而實施學習成果視覺化。線上教育也被認爲與知識傳遞型教學模式之間存在高親和性。
那麼,對於學生而言,「線下留學」的價值何在?
全球規模最大的高校學生教育調查權威評測機構i-graduate實施的2021年留學生調查顯示,受訪學生選擇留學目的地時最重視的是「對將來職業隊形變換的影響」。並且,該機構分析認爲,受訪學生是基於「學習内容有助於找到好工作」「提供工作體驗和實習機會」等理由,將自己的留學目的地推薦給學弟學妹們的。
日本學生支援機構實施了「2019年自費留學生生活實際情況調查」。關於「留學目的」,受訪學生回答最多的是「取得學位」,接着依次是「在日本就業」「掌握就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關於「選擇日本作爲留學目的地的理由」,受訪學生回答最多的幾項依次是「對日本社會和在日生活感興趣」「想學習日語和日本文化」「日本的大學等機構開展的教育和研究活動等具有吸引力」。
綜上所述,要想促進外國學生來日留學,關鍵是爲留學生提供有助於他們找到心儀工作的實務型學習和實習的機會,體驗式學習日本社會文化和日語的機會,接受具有日本獨特吸引力的教育並參與相關研究活動的機會。
必須親身體驗才能學到的東西
企業在錄用留學生時重視日語語言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等素質,而這些僅靠線上學習是無法充分掌握的。因此,教育機構必須加強與企業和地區社會的合作,推動外國學生來到日本「線下留學」。
日本的生產製造活動精於零部件的「磨合」技術,其中的經驗和知識等多以隱性知識的形式存在。要想共用隱性知識,必須透過人與人之間長期的交流才能實施。隱性知識反映在日本人重視語境勝於語言本身的溝通方式中,反映在包含人際關係的組織文化裏。要促成留學生在日本就業,施展才能,製造機會讓他們學習這類隱性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也有分析認爲,實習和課外活動等非正規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有助於留學生掌握隱性知識。關鍵是要增加留學生接受教育機構與企業、地區社會等多方合作的體驗式學習的機會,增加留學生與日本學生交流的機會。在日本,實習大多一天就結束了。對此,亞細亞大學九門大士教授指出,針對留學生群體有必要增設中長期的實習活動。以短期交流和研修爲切入口,同時提供時間更長的研修機會,這是促進留學生理解隱性知識的必要條件。
由日本中央及地方政府扶持並牽線搭橋,促成大學等教育機構與企業的合作,這也具有重要意義。「留學生就業促進計劃」是一項國家扶持事業,旨在支援各個大學與企業、地方政府合作促進留學生就業,至今已選定15個專案。此外,愛知縣在2018年起動了「促進留學生紮根地方顯身手」專案,除了爲在日留學生提供與企業交流,到企業實習的機會外,還透過「歸國留學生合作推進事業」,努力加強已離日回國留學生與當地日本企業之間的關係網。
讓邊工作邊學習成爲可能
東日本大地面震動發生後,從越南、尼泊爾等非漢字文化圈國家來到日本,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留學生人數激增。這些國家的居民收進水平在整個亞洲也屬於相對低的,對於來自這些國家的年輕人來說,在日本的學費相當於他們在本國年均收入的數倍。之所以選擇來日本留學,也是因爲「在留資格外活動」(兼職)的上限爲每週28小時,相比其他接收留學生的主要國家,時間更長。
然而,有了「特定技能制度」之後,近年來,日本出入境在留管理廳開始嚴格覈查留學生兼職的情況,一旦查明工作時間超過每週28小時的上限,就會採取不予更新在留資格等措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兼職本身已然難以持續,許多留學生都陷入了經濟困境。
神奈川國際交流財團2020年針對縣内留學生實施的調查顯示,63%的受訪者表示「兼職受到了影響」(其中,20%失業,16%長期停工,27%排班減量),75%的受訪者表示「經濟上出現了困難」。無獨有偶,同年,海外旅居尼泊爾人協會針對來自該國的在日留學生實施的調查中,對同樣的問題做出同樣回答的受訪者比例分別達到了87%和93%。
要想減量留學生對兼職的依賴,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一個方法便是推行與企業合作的實務型教育。德國的應用科技大學實行「雙元式」教學模式,學生和實習企業簽訂職業培訓合同,獲得該企業給付的薪酬,實習與上課交替進行。企業希望確保精通業務的人才,學生希望找到工作,「雙元式」教學模式受到了雙方的歡迎。2007年到2018年期間,應用科技大學的學生人數增加了2.6倍。或許日本也應該考慮在高等專門學校(2021年,29%的留學生就讀於此類學校)增加這樣的機會,讓留學生可以得到企業在經濟上的支援,同時開展實務型學習。
高等專門學校走出國門帶來的啓示
如上所述,爲了重建留學生招收環境,教育機構有必要與企業和地方政府等合作提供教育和就業支援,打響「赴日留學,就業不愁」的優勢。同時,還必須透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的最適化組合,讓留學生收穫有效果、有效率的日本留學經歷。
帶着上述問題意識,日本政府構建了國内首個線上國際教育平台 Japan Virtual Campus(JV-Campus),嘗試在提供具有日本優勢和吸引力的教育内容的同時,在大學之間共用優質的教育資源,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位内容。2022年3月以來,築波大學、國際基督教大學等近40所大學已經開始面向留學生線上發佈多元的資訊和課程。其中,商務日語課程深受歡迎,這反映出留學生對線上提供以就業支援和就業後充電爲目標的日語學習内容需求很大。
今後,日語語言學校或許也不得不探索如何利用線上手段開展日語教育。大學等高等教育機構也亟需調整透過招收學生來獲取課時費收入的商業模式。如何達到宣傳效果,應該在多大程度上採用線上教學方式,如何與面對面教學一併設定學費,這些都是重要的課題。在思考今後來日留學的隊形變換方向時,以下兩個事例能夠提供重要的啓示。
其一,高等專門學校(本文下稱「高專」)走出國門。高專是五年制學校,招收國中畢業生並將其培養成具備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09年發佈的日本高等教育報告中,高專獲得了高度評價,由此受到全球關注。21世紀10年代中期,日本開始對海外的短期大學等教育機構設置的「高專課程」給予教學支援,並在蒙古和泰國等地創辦名爲「KOSEN(高專的日語讀音——譯註)」的學校。KOSEN立足於當地企業的需求開展實務型教育,實施高就業率的教學目標。學生不僅可以就業,還可以選擇赴日留學。
其二,清風資訊工科學院(大阪市)與印度某資訊科技類大學合作,面向有意赴日工作的人員舉辦日語學習課程。由於合作雙方需求一致,該課程作爲一種商業模式也得以成立。日本的語言學校、大學走出國門,與當地教育機構合作展開招生和教學活動,由此培養出優秀學員赴日留學,確保人才,這類嘗試讓人感受到了新的可能性。
此外,清風資訊工科學院還積極接收來日避難的烏克蘭學生,甚至已經開始探索如何爲當地球科學生提供線上授課服務。在全球形勢動盪,難民人數增多的背景下,留學作爲接收這個群體的一種方式也受到了關注。我們期待教育機構能與日本中央政府、難民援助團體、地方政府和企業等合作,推進接收難民的相關事宜。
本文由 日本網 賦權轉載
著作權宣告:本文著作權歸nippon.com所有,轉載或部分克隆使用均請事先聯繫日本網獲得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