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恩師外薗先生——我在鹿兒島國際大學的留學經歷

2021年07月06日 留學生活

1999年,我在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系本科三年進修日語。記得那年冬天,大連特別冷。剛進入12月的一天早晨,我拉開宿舍的窗簾往外看,外面銀妝素裹,白雪皚皚。宿舍内的幾名室友高興地說,今天,圖書館該有座位了吧。不一會兒,從學生食堂買早餐回來的舍友說,今天,圖書館門口依然有排隊的。那時,離圖書館開館還有半個多小時。我跑到宿舍另一頭可以看到大外圖書館的窗戶往外看,在零下十度左右的寒風中,十幾名學生已經在圖書館前排起了隊。

這是九十年代中國高校的校園風景。記得那時的大外圖書館幾乎天天沒有座位,學生們忙着因應各種考試。我那時每天面對這樣的校園風景,心中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淡淡憂傷:作爲語言類學生,對所學外語的聽、說、讀、寫都想提升一個高度,這種整天泡圖書館,記單詞,背文法的學習方式顯然很難達到自己想達到的水平。有一種想破繭成蛾,卻無論如何破不了繭的焦躁感。

第二年春天,我在大外日語系的佈告欄上看到一則日本大學的招生資訊,學校不在中國人多的東京、大阪,而在外國人很少的鹿兒島。而且,這個學校到目前爲止沒有留學生。我當時認爲,留學時,如果一羣中國人經常湊在一起說漢語,很不利於外語學習。所以,外國人少的日本城市、沒有留學生的日本大學正合我意。於是,我報名參加這所大學——鹿兒島國際大學的招生考試。

當年6月份,鹿兒島國際大學國際文化學部的北川學部長和當年的入試室長(招生負責人)外薗先生來到大外,對報名考試的學生進行筆試和麪試。記得考試結果公佈後,合格者及家長與北川學部長、外薗先生座談時,北川學部長說,比起東京、大阪,大家可能對鹿兒島這個城市不太熟悉,鹿兒島在日本雖然比較偏僻,但這個城市很有人情味,鹿兒島的人也很淳樸、善良。接着,外薗先生笑嘻嘻地說到,剛才北川學部長說鹿兒島的人都很淳樸、善良,我就是土生土長的鹿兒島人……這是來日本前,我對外薗先生的印象——特別和藹可親。

2000年9月26日,我們一行四個留學生乘早上十點的飛機從大連國際機場出發,過了正午到達日本九州地區的門戶都市福岡國際機場。當我們走出機場海關時,外薗先生已經在接人區笑眯眯地向我們招手了。來接我們的不是學校的工作人員,而是大學教授,這是我們剛踏進日本的第一個小驚歎。緊接着,我們四個留學生被外薗先生領着,從福岡國際機場的國際線帶到了國内線登機處。那時的鹿兒島還沒有通新幹線,鹿兒島到福岡乘坐公車單程要四個多小時,而乘坐國内線飛機只需45分鐘。從福岡到鹿兒島這段距離,乘飛機去,這是第二個小驚歎。後來,我們聽該大學的一位中國教授說,是外薗先生執意要去機場接你們。學校剛開始也沒打算讓你們坐飛機來,也是外薗先生與學校交涉來的。

外薗先生是九州大學的文學博士,是研究印度哲學的專家。先生當時講授的課程是「比較宗教」和「倫理學」。我們一行四個留學生由於在大連考試時就與先生相識,所以,來日本後都選修了先生的課。我們上外薗先生的第一節課,下課後,先生把我們四個留學生叫到講臺前對我們說,我的這堂課使用的教材是我自己編寫的,你們四人不用買書。說着,拿出了準備好的四本書交到每個人手中。我接到先生贈與的書後,有可以節省買書錢的小感謝,同時又有一定不辜負先生期待的決心。

title

外薗先生贈與我的兩本書保存至今

20多年前的中國經濟還不是很好,我們一行四個留學生也都家庭不富裕。6月份的大連考試結束後,外薗先生回到日本發動社會力量,爲9月份將要來日本的我們募集了一些包括書桌、椅子、被褥等物資。所以,我們來日本後的基本生活物資幾乎沒用自己買(這對我們而言可是雪中送炭啊)。並且,我們一來日本,鹿兒島國際大學就有一個爲留學生提供幫助的日本學生團體——龍志會。這個團體也是在先生的倡導下新成立的學生團體。感謝先生爲我們做的這一切,驚歎先生的細心。

在生活上給予我們無微不至關懷的大學,在學習方面,來日本半年後我漸漸感覺到了日本大學的鬆散。學生遲到或曠課不被當作問題,學生上課睡覺老師也不會批評提醒。回想起大外學生在冰天雪地中等候圖書館開館的情景,一種失望感油然而生。

來日本後,留學生們與外薗先生可以說是無話不談。我對於學習方面的煩惱也對先生說了。外薗先生說,在日本的大學,幾乎每所大學都是隻有20%的學生在認真學習。其他80%的學生要麼去打工,要麼去幹其他別的事情。張桑去做那20%中的一員,用你的行動去影響別人。另外,張桑是留學生,與其每天都呆在學校裏聽老師講課,我建議你還要多到鹿兒島的繁華街道——天文館街去看看,去觀察天文館街年輕人的服裝啦,天文館街有什麼樣的店鋪等。多與日本學生交朋友,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首先要理解那個國家的文化,知道那個國家人們的思考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些,都不是在課堂上老師能夠教給你的。但是張桑如果想學習什麼,有自己的目標的話,這個學校的每位老師都會協助你完成你的目標。後來,我還真的去天文館街找過工,並在那裏結識了春子奶奶。(參見:寒冷冬日裏的那碗拉麪,結下了我與春子奶奶的一生緣

我來日本留學前幾乎沒用日語寫過論文。來日本後有一次,我看到學校舉辦小論文比賽的徵稿告示,就去跟外薗先生商量。先生鼓勵我說,寫一下試試吧,寫完後拿過來我幫你看看。先生在幫我修改論文的時候逐字逐句地修改,連標點符號的用法都講解清楚。在先生的指導下,我寫的小論文不僅連續兩年在學校獲獎,我用日語寫作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爲以後寫畢業論文打下了基礎。

title

(左)第5回小論文比賽的獲獎照片         (右) 第6回小論文比賽的獲獎照片

我聽外薗先生說,鹿兒島國際大學有一個獎學金制度。學科第一名的學生是特待生,可以學費全免。學科第二名的叫特別獎學生,可以學費半免。於是,我開始朝着拿獎學金的方向努力。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我考了學科第二名,被評爲特別獎學生。大學三年級的時候我考了學科第一名被評爲特待生,學費全免。當聽說我考了學科第一名時,外薗先生特別高興地對我說,我可以在教授會上揚眉吐氣了。原來,對於學校改名(由鹿兒島經濟大學改爲鹿兒島國際大學)及招收留學生的作法,有教授持消極態度。對於外薗先生一直對留學生關照有加的作法,有的教授也頗有微詞,但外薗先生一如既往地關心着留學生。

title

(左)取得學科第一名,被評爲特待生時的獎狀  (右)取得學科第二名,被評爲特別獎學生時的獎狀

外薗先生曾在他擔任的「倫理學」課上說過,我有三個孩子,但是我現在只有一個蘋果,我必須把這個蘋果分成三份。對待學生也一樣,對待每個學生都要公平。先生的「畢業論文演習」這節課,有一個日本學生因家庭變故在只剩半年就要畢業時想要退學,先生覺得很可惜,經過多方瞭解情況做工作,終於讓該學生打掉退學的念頭,繼續操作完成學業。

外薗先生愛學生,也喜歡跟學生們交流。大學三、四年級的「畢業論文演習」這門必修課我也選擇了先生這個班。先生的班幾乎每月舉行一次「晚餐會」,每個學生只付1000日元,剩下的飲食費皆由先生付款。晚餐會時先生毫不忌諱地給我們講他的學生時代:兄弟八人的先生是最小的孩子,大學的學費是長兄出的。

外薗先生在九州大學讀書時,因爲要打工賺生活費,有一節課的出勤數不夠,被告知不能參加期末考試。於是,先生跑到任課老師那裏軟磨硬泡,先生的教授說允許你參加考試,但別人60分及格,你必須考80分我才能給你學分。於是,先生用一週時間猛學習,結果,真的取得了80分!

也許外薗先生因爲自己學生時代的經歷,所以他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十分理解。記得有一年留學生歡迎會上,外薗先生對留學生們說,希望你們做三件事情,多流汗(打工賺學費)、多寫(動筆寫文章)、多說(不怕露怯講日語)。(日語原文是:三つのことをかく。汗をかく、文章を書く、はじをかく)。有時,先生也會給我們講他的家庭生活:我夫人是我的高中同學,當年,是她提出要和我結婚的。說完,露出天下男子都會因自己被倒追而得意的神情——只是,夫人在場的時候不知敢不敢這麼說,因爲外薗先生看起來很懼内。「我上個周因工作終極因數,有三個晚上沒在家喫晚飯。夫人就抱怨我說,整天在外面喫飯,哪像個搞教育的人!」先生說完,衝我們一笑。這就是被夫人「虐」,痛,並快樂着吧。

title

每月一次的晚餐會

title

畢業時的合影

title

畢業旅行從鹿兒島機場出發時的照片

外薗先生對學生的教育方法是鼓勵型,先生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去做一下試試吧。先生總是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能夠與學生感同身受。外薗先生擔任班導師的班級,畢業的學生在社會上遇到自己想不通的事也會打電話術跟先生求助。先生總是對每位求助者耐心開導。雖然,我鹿兒島國際大學畢業後又考到日本別的大學繼續操作深造,但是,外薗先生不論在學習方面還是爲人處世方面,都給我的人生很大的影響。先生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般的教育方法,一直讓我難以忘懷。

文/圖:張燕波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