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IQ正常的「隊形變換障礙」(下):學齡階段的援助

2019年02月19日 中小學教育

在前兩期的文章裏,分別從「儘早發現隊形變換障礙,避免二次障礙」[網路位址] 和「學齡前療育」[網路位址] 兩個角度介紹了對於隊形變換障礙者的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的必要性以及日本在幼兒期的對應措施。在本期,我們透過日本爲積極推進「共生社會」而構築的融合教育系統(inclusive education system)瞭解在小學及青少年階段對於智商正常的隊形變換障礙兒童的援助模式。

IQ正常的「隊形變換障礙」(下):學齡階段的援助

共生社會和融合教育

共生社會就是全社會每個人都沒有被邊緣化的社會形態,人們彼此尊重,相互接納他人的人格和個性,並身份鑑定多樣性的存在方式。在共生社會,各種身體和精神障礙等群體可以與健康者一樣參與社會,自由而方便地生活。爲了實施這種社會形態,最重要的課題就是積極穩步建立融合教育系統,對有各種殘障的人羣切實提供特殊援助教育。

融合教育是殘障者與非殘障者在同樣環境共同接受教育的階層,其目的是強化對人類多樣性的尊重,讓殘障者的精神和身體能力得到最大可能的隊形變換,並使他們有效地參與社會活動成爲可能。建立有包容性的社會需要從培養社會成員入手,在特殊援助教育的階層中對肩負未來的少年兒童實施融合教育正是爲此打下基礎。因此,讓有障礙的孩子(看得見的身體障礙和看不見的精神障礙)在普通學校學習,促進健康和障礙孩子之間的相互瞭解的程序是很重要的。

小學特殊援助班級

從幼稚園、保育園升入小學的時候,有隊形變換障礙的孩子去什麼樣的學校上學不只是家長考慮的問題,保育園的老師和當地教育局都會爲此專門商議討論。自閉症、阿斯伯格綜合症、學習障礙、過動症等隊形變換障礙以及其他障礙的孩子可以選擇的學校首先分爲普通小學和特別援助學校。特別援助學校是以視覺、聽覺、智力或肢體殘障、病弱者爲物件的學校,其規模是從幼稚園到高中,還有盲人學校、聾啞學校。當地教育局根據國家統一標準和殘障程度並徵求家長的意見最終決定最適合於該兒童成長和發育的學校。所有的公立小學不能拒絕任何一個孩子就讀的要求,因此即使障礙很嚴重的孩子,他們也有學校可去。

IQ正常的「隊形變換障礙」(下):學齡階段的援助

輕度障礙、智力正常的孩子一般去普通小學就讀。小學除了正常孩子的普通班級之外,還有特別援助班級。根據學校和地域不同,特別援助班級和普通班級的援助體制有所不同。如果在普通班級跟正常孩子一起學習,學校會根據障礙狀態按照需要提供輔導。特別援助班級是面向有障礙的孩子特別設置的最多8名學生的特殊班級。因爲人數少,可以考慮照顧到每個孩子的需求,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個別特殊的援助,有時還有必要考慮降低課程難度和進度。教室的設備特別在安全方面也有所考慮,爲特殊學生營造容易集中精力的學習環境。

IQ正常的「隊形變換障礙」(下):學齡階段的援助

至2015年爲止,日本全國設置了特別援助班級的小學佔全體的79.5%,中學爲75.5%。小學的學習指導綱要明確規定,爲了讓學生們在接觸中互相理解,要積極地安排有障礙的孩子與健康孩子一起活動。比如,有障礙的學生平時在特別援助班級上課,早上班會和放學集會、體育課、音樂課、午餐等一些特定的時間在普通班級進行;有的學生還可以在數學等擅長課程去普通班級上課。隨着近年融合教育系統的建立,學校也充分利用有殘障的孩子與正常孩子一起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們理解生存方式人羣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們學會與不同人羣共生所需要的寬容和共處方式。

課外援助服務設施

名古屋市有300家課外援助服務事業所,這是根據日本兒童福祉法對6-18歲有身體殘障和發育方面有特殊性的少年兒童提供課外援助服務的設施。設施管理者根據每一個孩子的特性製作兒童發育援助計劃,孩子們在這裏得到提高生活能力的訓練,並擁有充實的校外生活。「日本福祉協議機構」便是在市政府兒童福祉課的管理和政府經費的支援下向特殊兒童提供課外援助服務的設施之一。

IQ正常的「隊形變換障礙」(下):學齡階段的援助

建立者濱野劍理事長小時候就是特殊個性特點很強的兒童,他從自己的經歷中深切感到這樣的孩子從小是否得到適當的援助成爲他們人生前景的分水嶺。10年前他創辦了幫助特殊兒童提高生活能力的設施,隨後分別在名古屋市和豐田市開設了9個針對不同程度隊形變換障礙的青少年提供服務的校外課堂。

來這裏的都是被醫療機構評價爲有隊形變換障礙的孩子,他們中不乏智商正常、甚至某些方面能力突出的學生。但是因爲上課時會大聲喊叫或不能適因應普通學生的管理要求,他們中不少人從入學時就被安排在特殊班級。因爲自我控制能力或表達溝通能力的欠缺,他們不善於融入普通孩子的圈子,交往和活動範圍比較狹窄。即使特殊援助班級是對這些孩子提供幫助的措施,長期帶着「有障礙」的標籤會使他們失去自信,他們所具有的才能會被埋沒;不能與其他同學一樣參與活動的現實也會產生自卑和孤獨感的負面影響。

IQ正常的「隊形變換障礙」(下):學齡階段的援助
IQ正常的「隊形變換障礙」(下):學齡階段的援助

日本福祉協議機構開設的課外援助課堂正是爲了彌補學校特殊援助教育所無法滿足的方面,爲孩子們的身心發育提供幫助和支撐而設定了各種個性化服務,而且活動的形式多半是在玩樂中進行。既有幼兒程度的生活技能訓練遊戲,也有一定深度的理科實驗;既有簡單的手工製作,也有異想天開的理科烹飪;英語會話、武道教室、舞蹈、音樂、閱讀以及各種身體運動等,每個孩子都可以自由選擇參加。除了室内活動,還有不同季節戶外遠足,或是接觸大自然,或是去公共體驗設施。透過豐富的活動幫助孩子們找到「喜歡」的事情,透過反復經歷加深他們對事物的理解。也就是透過言語療法、運動療法、音樂療法、團體療法等促進大腦和感官敏感度的改善達到情緒和社會行為的穩定。透過提高溝通技巧、專注力、認知能力來強化他們的溝通能力。此外,還培養他們的生活感知度強化對將來的適應能力。

IQ正常的「隊形變換障礙」(下):學齡階段的援助
IQ正常的「隊形變換障礙」(下):學齡階段的援助

日本福祉協議機構對高智商的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孩子開設的「兒童電腦程式語言教室」和「電腦操作課程」在日本同行業成爲話題。這是幫助孩子們在這個程序中加深對自己的理解並發現自己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有些家長對於孩子學習謀生技能並不是積極態度。濱野理事長經常對於那些僅僅滿足於孩子將來能拿一份福利保障金生活下去的家長說,希望這些有天分的孩子將來在IT和人工智慧領域發揮才能,作爲一個軟體工作者得到的收入將會比作爲殘障者得到的福利補助金高得多,他們可以更有自由更有尊嚴地生活。

IQ正常的「隊形變換障礙」(下):學齡階段的援助
IQ正常的「隊形變換障礙」(下):學齡階段的援助

不少家長僅僅期待孩子能跟上學校的課程,而濱野理事長和他的同仁們則是從孩子們將來容易在社會中生存着眼,在對每個孩子所擅長的能力給與提升的同時讓他們強化自信。這些工作很難在短期看到明顯效果。因此,如何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援,怎樣能夠不間斷地對孩子們提供訓練服務的工作仍然是援助服務設施所面臨的課題。

對隊形變換障礙者援助的社會體制

也許是作爲自閉症譜系障礙的當事者,濱野理事長對這些孩子們的將來有着更多的使命感。他強調機構的工作是爲了改革當前福利事業的理念,消除社會對「隊形變換障礙」的偏見,爲這些孩子容易生存鋪平道路。他說:其實每個人生下來都帶有阿斯伯格的某些特徵,都具有這樣那樣不被他人適應的方面,只不過所謂隊形變換障礙者在成長的程序中殘存下來的特性濃度多於社會的平均值,於是這些不同於大多數人的特性表現被當作「障礙」或者是病症進行冶癒和矯正,這種觀點正是「隊形變換障礙」的人處處感到艱難和壓力的終極因數所在。所謂「隊形變換障礙」並不是疾病,如同有不同血型的分類一樣,社會中有各種不同類型的人羣。希望我們的社會能夠變得寬容,能夠接納各種各樣類型的人。只有當社會更具有包容性,自閉症譜系等障礙者才不會感到生存的艱辛,就能讓那些具有超常才能的孩子成長爲社會有特殊貢獻。當有阿斯伯格綜合症的人在自我介紹中毫無躊躇,當他們不再會因爲無法迎合周圍而感到無所適從,當人們對這些特性給予理解甚至爲之祝福,就可以說社會進入了理想狀態。

日本福祉協議機構的職員中不乏有隊形變換障礙自覺病徵的人,他們充滿理解和愛心地陪伴着一羣特殊的孩子。一位職員介紹道:一些普通人看似簡單的行為,自閉症孩子可能要經過成百上千次訓練後才能做到。在大人們制定的社會框架中,他們遠遠沒有一般孩子所擁有的那麼多選擇,這是他們生活中的現實。所以,我們要播很多種,讓他們在很多的體驗中從未知開始學習,最終希望能爲他們開闢自由選擇的未來。我們提供服務時沒有把他們當成有障礙者,而是看作好奇心豐富的孩子與他們接觸。我們在和孩子們每天度過的時間裏進行着最大限度的發現和提高他們能力的探索。

美國疾病予防管理中心(CDC)研究應答,自閉症譜系障礙與人種差異無關,亞、歐、北美洲自閉症譜系障礙平均罹患率高於1/100,這一數位日後還會繼續操作攀升。在日本,對於隊形變換障礙的廣泛認知和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對這個群體的援助措施還只是近十多年的事情,它的效果只能在這些孩子成年後的人生中得到體現。但是,因爲過去一直沒有被關注和研究,更沒有提供有效幫助,由於二次障礙產生的精神疾患大齡人口的數量隨着時間遞增,這種深刻的狀態不僅使很多家庭被憂慮和不幸籠罩,也成爲人才資源浪費和社會福祉負擔增加的社會問題。

隨着2016年《消除障礙者差別法》的實施,目前日本各大學對大學生、機關企業對僱員的隊形變換障礙者的援助體制正在逐步建立,只是達到理想狀態還需要時間。家庭、幼稚園、學校、表單位、地方政府、醫療機構相互提攜而構成的「福利教育一體化」、「醫療教育一體化」、「無斷裂性的援助」等系統將能夠對隊形變換障礙者不同人生階段給予連續性援助,日本正在爲迎接共生社會時代的到來做着準備。

供稿 歐陽蔚怡 【社團法人 異文化理解研究會】法人代表
照片提供 日本福祉協議機構
編輯修改 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