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4年級的嘀嘀,終於進了補習「塾」。
一直以來,他嚮往着這個中文發音聽起來是「就酷」的地方,因爲比他大5歲的咯咯從他記事不久,似乎一直都在「就酷」學習,在他看來似乎「塾」,就是酷!
咯咯今年在一所公立中學讀初3,面臨「中考」。目前爲了爭取進入自己理想的高中,正在另外一所補習「塾」裏拼命努力。
看着每天起早貪黑拼命學習的咯咯,嘀嘀無疑受了刺激,同時也增加了他的競爭意識。是的,我們家的咯咯和嘀嘀,永遠都是一對好起來要命的好兄弟,卻永遠是一對在任何事情上互相比拼的好對手。
●「塾」是什麼?
塾,就是日本的課外補習班。但由於日本的教育體制比較複雜,因此補習班的目的和性質也有所不同。
一種是所謂「學習塾」,目的是爲了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彌補學校學科中的弱項,類似家庭教師的功能。這種學習塾通常不存在應考壓力。
另一種就是所謂「進學塾」,通俗地說就是「升學考試塾」,這裏我們不妨稱爲「補習塾」。
日本的小學升國中階段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無須考試」進入公立中學,另一種「需要考試」可進入「6年一貫校」,這種「6年一貫校」除了極少數的國立和公立校之外,大部分爲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
儘管如此,「6年一貫校」相對來說考入著名國立大學和銘牌私立大學的升學率較高,也因其大部分在初升高階段沒有考試,學生們無須爲「中考」煩惱、可以盡情享受校園生活。所以在很多競爭率較高的大城市,家長們會在小學4年級前後選擇讓孩子透過考試,進入「一貫校」,這就會涉及到進入「補習塾」進行應考的問題,日本叫做「御受驗」。
而在小升初階段沒有選擇考試直接進入了公立中學的家庭,也並非自此可以逍遙自在。他們需要在初升高階段面臨應考問題。因爲日本的公立高中通常在每一地區只有一所升學率較高類似重點高中的「進學校」,又因爲初升高考試中,每人只能選擇一所國、公立高中參加考試,如果考試失敗,不僅無法進入學費便宜的普通公立高中,更有可能被篩到學費昂貴但升學率並不一定理想的私立高中。因此,這時又面臨着另一種嚴峻的應考競爭。
當然,除了上述小升初、初升高各階段的不同應考以外,還有高考競爭。而在日本,無論國中、高中還是大學,每一所學校都有各自的考試内容和方向,因此,就涉及到極其複雜的考題傾向和輔導内容。
如此可以想像,要很好地針對各階段應考,日本的「補習塾」也就理所當然地門庭若市了。
●日本的「補習塾」現狀
1,從資料看日本學生參加「補習塾」狀況
上圖資料,源自日本倍樂生綜合研究所2017年的一項「有關校外教育活動的調查」。可以看出,日本小學生參加「補習塾」的比例平均超過30%並隨學年增高比例不斷增加。到了國中階段,入「補習塾」的學生比例進一步擧升,初3時達到頂峯爲58.0%。至於進入高中以後,圖上比例出現迅速下降,呈現高中生大約只有30%左右學生在「塾」裏補習。
2,小學生入「塾」情況及其背後
據統計,日本小學階段大約有90%以上的兒童家庭選擇不參加考試直接進入當地公立國中,而有大約8%左右的兒童經過各種「御受驗」升入私立「一貫校」。而爲升入私立學校參加考試的兒童通常是在小學4年級(也有少數從3年級)開始進入「補習塾」,開始長達3年以上的升學考試準備。
儘管如此,資料也表明熱衷於小升初考試的主要家庭大多位於大城市,比如東京地區考入私立國中的兒童佔26%,與此相對,也有某些地方城市則沒有一個兒童進私立國中。因此,日本的大規模「補習塾」大多設在都市地區,很多地方小學生甚至沒有入「塾」機會。對此有專家分析,在日本小學階段的「補習塾」背後其實隱藏着地區和貧富差距。
如下圖所示,東京等都會的入「塾」補習兒童數佔16.6%,而人口不到5萬的城市入「塾」率則僅爲6.3%。家庭收入差距也很明顯,年收800萬日元以上家庭的入「塾」兒童佔28.9%,而家庭低於400萬日元的家庭入「塾」補習兒童僅佔3.8%。無疑,入「塾」補習、進入私立國中學習,都需要相應一筆教育經費,家長收入越高越有利。同時,資料也顯示,家長對教育的熱心程度以及家長學歷的高低,也反映了參加小升初階段入「塾」者資料上的差距。
3,國中生入「塾」補習爲什麼這麼多?
日本國中生進入補習班的比例隨年級擧升而升高,初3達到58.0%。在日本初升高升學率爲98.8%,幾乎所有國中生都要參加初升高考試,這一點和小升初考試以及高考都有所不同。同時,各都道府縣公立高中的入學考試各有特色,「補習塾」則十分擅長幫助學生因應各地區不同高中的升學考試、以考取理想學校。
同時,日本的義務教育學校不實行升學考試教育,因此也不掌握有關升學考試的資訊,這也助長了學生入「塾」補習的風氣。據說,日本曾經經歷過升學考試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當時學校對指導學生升學考試十分熱心。但上世紀90年代,爲阻止學校將過多精力傾注於升學考試輔導,當時的文部省下令禁止學校内實施民間機構主辦的類比考試,這使得民間補習學校「塾」獲得了很大的隊形變換機會。
而98.8%的公立國中生都要參加初升高考試競爭,因此,在國中階段入「塾」補習的人數明顯趨高也就變得容易理解了。
4,高中生入「塾」補習狀況
資料顯示,日本的高1學生入「塾」比例從初3的50.8%突然下降到26.3%,高2和高3也沒有太大提高,僅在30%左右。專家人士分析,終極因數在於高考並非所有學生參與競爭。日本2017年度高等教育機構升學率爲57.3%。近年來「少子化」社會下18歲人口不斷減量,參加高考的人數只爲招生人數的1.1倍。
儘管如此,在日本想考進所謂排名靠前的「難關大學」仍然很難。在此狀況下,入「塾」補習的高中生大多來自城市地區的高收入、高學歷家庭,而年收較低、家長學歷較低的家庭似乎已經退出了競爭。
雖然日本政府剛剛於5月10日出臺了「大學無償化」相關法律,將於2020年4月正式針對380萬日元以下低收入家庭進行學費減免和給付性獎學金制度,但並不輕鬆的「補習塾」費用,也許仍然是阻礙參與大學考試競爭的因素之一。
●「塾」的歷史和功過
據說,日本的「塾」在平安時代已經存在,到江戶時代得以隊形變換,在上世紀60年因第一次嬰兒潮世代參加中考,日本迎來激烈的考試競爭時代,從而引發了第一次「塾」熱潮。同時,經過高度經濟成長時期,戰後富裕起來的父母有經濟能力爲兒女進行教育投資了,同時在企業的受薪階級也深感到工資高低與學歷深深鉤,這也是引發家長爲兒女進行教育投資形成熱潮的一個終極因數。
隨着教育投資日漸旺盛,日本也曾出現過瞄準教育資金的劣質「塾」。爲阻止劣質塾現象擴大,「杉並私塾會」成立,也就是日本「全國私塾聯盟」前身。其後70年代後出現升學考試對策爲主要内容的「進學塾」,這一時期日本的「塾」已經從個人經營轉向「塾生」200多名的企業型和連鎖經營型,開始了第2次「補習塾」熱。上世紀8、90年代,日本校園内出現了欺凌和校内暴力等現象,這導致了學生參加校外輔導「塾」的又一次高潮,同時,也出現了以著名私立大學升學率高而自負的企業型「補習塾」,擁有學生3000多名,這是所謂的日本「第三、四次私塾熱」。其後日本在2000年~2010年期間實施了所謂「餘裕教育」,旨在大量減量課内學習負擔,以注重學生心靈成長和自由。但這一「餘裕教育」很快就出現了學校教育水平母體下降的負面結果,很多家長對此表示擔心,紛紛示好「補習塾」。
如今,日本社會進入「少子化社會」,塾生生源不足,使得一些個體經營塾紛紛倒閉,目前日本課外補習「塾」中80%皆爲大型企業型補習「塾」,私人經營只佔20%左右。
從上述歷史隊形變換程序可以看出,「補習塾」的存在是應日本社會隊形變換不同時期的各種需要而隊形變換演變而來的,是有其客觀存在必然性的。儘管過去在日本也有人曾認爲,「塾」令升學考試競爭更加激烈,是一種負面因素,然而「塾」作爲補充公共教育不足之處的重要資源,目前在日本受到更多關注和期待。不僅如此,「塾」這種民間教育機構一直以來爲了向「塾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不斷付出了諸多努力,因此才有今天日本社會對於「補習塾」存在的身份鑑定,這一點不可否認。
但是不難看出,「補習塾」的存在有可能加大了日本社會上的貧富差距。很多著名私「塾」培養了大量「初高6年一貫制」學校的考生,而這些學生後來幾乎是東京大學生源的一半。而要想進入「初高一貫制」學校,幾乎必須從小學階段就上補習「塾」,這樣的狀況明顯對大城市的高收入、高學歷階層更加有利,從而導致教育的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
同時,「補習塾」往往目標設在升學考試這一眼前目標,因而更多熱衷於知識的理解和背誦,而教育的根本更應注重於對知識和問題的思考,培養批判性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卻是「塾教育」所無法兩全其美的。
●嘀嘀的矛盾心情
話題回到我們家剛剛進入「補習塾」的嘀嘀。
嘀嘀的最大問題是發現了原來咯咯小學時代去的那家「塾」實在太辛苦,加上嘀嘀的鋼琴班、算盤課、空手道班、足球隊等等課外活動班,弟弟變得像一隻小蜜蜂,空前地忙碌。
在進入「塾」之前,我曾問嘀嘀,「這家S塾學起來會很忙,作業也會很多,因爲大家要考的地方很難,所以競爭也會很激烈。你會變得沒有時間玩兒,你能堅持下去麼?」,嘀嘀那時只一心想着要像咯咯那樣酷起來,他固執地點頭。我又問他,「這家塾很貴,要不然我們換一家學費便宜,課程又不緊張的好不好?」嘀嘀回答:「我要和咯咯小學時去的「塾」一樣!我要變得更聰明!」
他的回答又可笑又可愛。我知道嘀嘀只是在把大自己5歲的咯咯作爲競爭對手,他要爭取爸爸媽媽曾經給過咯咯的東西。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咯咯在内,這裏的「塾」生最大特徵就是喜歡「塾」裏的老師,喜歡聽他們講課,最後喜歡上了學習這件事情。
當年咯咯6年級時,週六週日帶了便當從早學到晚,雖然很辛苦,但事後咯咯說他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和衆多小夥伴朝目標共同努力時的快樂,比如瞭解到稍不努力就會落後的感覺,比如老師們授課時所表現的博學,幽默以及溫暖,還瞭解到了時間的寶貴性、知識的趣味性、學習的快樂以及最後挫折的滋味。
是的,咯咯考取了幾所私立學校,但他鎖定的目標――全國最難關的國立大學附屬中學一貫校,他沒有爭取到。但這種早期挫折,更激發了他努力的意志,升入中學以後,他從不需家裏人督促學習,自己獨立地走上了獲取知識的快樂旅途。
看着我們每天表揚咯咯,嘀嘀很是着急。因爲他既想像咯咯那樣透過努力獲得好評,又着急每天自己的玩耍時間變得越來越少,看得出嘀嘀真是着急和矛盾。他爭取時間踢足球,爭取時間和小夥伴到公園玩兒得渾身溼漉漉,但他不願意輸給咯咯。
而我,在旁邊看着他每天忙忙碌碌的樣子,一邊在心裏爲他打氣,一邊守望着他即將結束的快樂的兒童期時光,老實說,媽媽的心中其實也不無矛盾。
但我尊重孩子的選擇。
供稿:王景賢
編輯 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