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咯咯和夥伴們獲得表揚
咯咯進入高中大半年了,對於我這個不曾在日本接受過高中教育的媽媽來說,每天聽他講學校的事情總是感到很新鮮。晚間一邊喫飯,一邊聽咯咯講他今天在學校的一點小輝煌,一家人不覺也跟着興奮。原來他代表小組在課堂上的發表獲得了老師和企業人士的好評。
高一學生對企業給出的課題予以調查並發表解決方案
發表會是咯咯班級上「情報和社會」課的一個環節。雖然是「情報和社會」課,但這家高中採用的卻是與「企業實習」的學習方式。
咯咯學校今年選擇的是KDDI公司、大塚製藥、明治集團等幾家日本著名企業。其中咯咯所在小組選擇的是KDDI。學期初小組成員已經與企業人士見過面(疫情下改爲網上見面),第二步便開始針對來自企業的指令進行調查分析和彙報。
由於企業「指令1」時咯咯胃腸感冒未能參加,因此這次「指令2」由咯咯負責現場發表。小組成員們經過事先資訊調查、資料彙總、意見交換討論、得出結論後,由咯咯負責製作了ppt示範資料,今天是他們向KDDI工作人員進行遠程彙報的日子。
企業發來的「指令2」:使用5G和ICT振興地方經濟的新服務
所謂的小輝煌,就是在咯咯發表後,KDDI工作人員對於小組發表的内容給予了高度評價,而且咯咯製作的ppt資料也受到表揚,KDDI大佬們評價說資料主題明確,清晰易懂,手法比較精湛。並指出,「如果發表的時候能夠情緒表達再自如些,加一點幽默氣氛,那效果會更好,具有推送到全國大賽的潛力」。
看着咯咯略帶保守卻忍不住自豪的情緒表達,我在心裏爲他感到高興。喫過飯,我問咯咯可不可以看一看他們小組的ppt,於是在咯咯的示範下,我觀摩了他製作的資料並看了發表内容。看完之後感觸頗深。
眼前這個高一學生,半年前還是一個乳臭未乾只知道應付考試的國中生,而現在已經掌握了高超的ppt製作技術。他製作的ppt資料畫面直觀且有年輕人特有的帥氣。沒有大半徑文字表述,卻能讓發表者直抒胸臆、讓聽衆對發表人的意圖一目瞭然。從前我在公司上班時也曾學習使用過ppt,但老實說,目前的我已經完敗給了這個初生牛犢。
我不禁對日本的高中教育心懷一種刮目相看的感覺。
(二)高中生們回復KDDI公司的「指令2」
KDDI公司下達的「指令2」内容是做一種「用5G和ICT爲支援、由高中生和KDDI共同實施、搞活地方經濟的新舉措」提案。咯咯小組5名成員分別擔當領隊、副領隊、ppt製作、原稿構成以及問卷調查,以團隊的方式共同完成了這次指令的回答。他們的提案是針對2011年3月11日遭受東部大地面震動重創、至今未恢復的「三陸濱海帶」經濟,透過KDDI的5G和ICT技術來搞活當地漁業這樣一種商務提案。
高一學生以受地面震動影響嚴重的三陸濱海帶爲物件進行了調查
經調查,咯咯們發現三陸濱海帶(宮城縣和巖手縣)的漁業是其主要產業,然而當地的經濟問題是地震災害後人口外部流動及老齡化導致的漁業勞動力不足;不僅如此,年輕人不願從事漁業也是勞動力不足的一個重要終極因數。而在不願從事漁業的理由中,「危險」「低收入」「體力負擔重」和「不感興趣」等終極因數佔重大比例。
日本漁業目前面臨的問題
不願意從事漁業工作的理由
爲此,小組成員給出的答案是KDDI公司用5G和ICT針對上述四點終極因數進行具體解決。首先,他們認爲KDDI公司的第1項支援可以針對漁業最大的危險因素「天氣」進行解決,建議爲所有當地漁船安裝5G,利用5G傳播速度快的特徵進行天氣資訊即時管理。當氣象雷達獲取惡劣天候資訊時,利用5G系統即時傳達到各出海漁船;或當出海漁船在海上遭遇惡劣天候時利用5G和ICT系統即時將危險傳遞給指揮中心,以此降低工作危險度。
如何用5G和ICT來解決漁業從業人員減量的問題
小成分析的第2項可提供支援是解決低收入和體力負擔重的因素。利用5G和ICT系統及時發現魚羣並將魚羣所在地資訊用ICT技術迅速傳遞給其他漁船,從而共同提高捕魚效率,以減輕從業人員體力負擔並達到高效捕魚,進而提高漁業收入。
解決方案:利用5G通訊與陸地即時掌握天氣資訊
分析中的第3項支援是利用網路社交媒體大力宣傳漁業,使更多年輕人對漁業獲得瞭解和理解,增加年輕的漁業從業人口,搞活當地主要產業,增加稅收進而搞活地方經濟。
聽了咯咯對於以上的說明,我發現孩子們透過這種學習,既獲得「情報和社會」課中「情報」也就是資訊處理技術方面的技巧學習和實務,也透過企業看到「社會」,並透過「企業實習」得到一種對於企業、職業的理解、還能加強與夥伴和企業間的溝通能力。
不僅如此,還包括團隊精神、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邏輯思維、資訊蒐集運用、面對企業人士發表的能力,以及對自己未來職業的思考等等,實在是受益良多。我不禁對這種教育方式產生了極濃厚的興趣。
(三)日本中小學教育中的「生涯教育」概念
我開始上網詢問,原來咯咯學校所實施的是「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的一部分。career education,它多被直譯爲「職業教育」,但事實上它的内涵非常豐富,筆者將其譯爲「生涯教育」。
首先,它不只針對即將進入社會的年輕人,而是從小學到大學都在實施的一種教育。它也不限於從業技能和企業資訊,而是培養一種職業觀、勤勞觀和人生態度。它還不是一門功課,而是在教育的各個環節、透過各門功課介入。比如咯咯學校的「情報和社會」課就是一個例子,它只是進行「生涯教育」的一個媒介。
那麼這種教育產生的背景是什麼呢?原來,20世紀末出現的人口減量和老齡化問題以及產業結構和僱用方式等變化導致了當時日本社會就業環境的劇烈變化。當時出現了很多不願長期工作被稱爲「Freeter」的自由人和在家中啃老的年輕「NEET(不受教育不工作者者)」。這些年輕人缺乏職業素養,精神缺乏獨立,沒有自我肯定感、也無法建立正常人際關係,對未來和前途不抱希望,即使參加工作也無法長久。
在這種背景下,敦促年輕人精神自立,培養他們的主體判斷能力、規畫自己在社會中位置,思考與他人如何共生、培養共同解決問題能力的這樣一種教育,在當時成爲迫切需要。
1999年文部科學省一篇名爲《關於改善國中和高中教育的連接問題》的答辯中,首次提到「生涯教育」。文中指出,「有必要從小學開始,按兒童不同發育期實施生涯教育,以利於學校與社會、學校之間的教育接軌」。文中首次解釋道,它是一種「培養兒童掌握理想的職業觀、勞動觀和職業知識技能的同時,讓兒童理解自我,最終能夠形成自主選擇未來出路的能力與態度」的教育。
其後2011年中央教育審議會上「生涯教育」被如下定義:以個人的社會自立和職業自立爲目標,透過培養其所必要的基礎能力和態度來敦促其職業生涯隊形變換的教育。同時對於生涯教育的詞源也做了說明,指出「career」一詞來自中世紀拉丁語「車道」,有工作履歷,個人軌跡等含義。答辯文中將其解釋爲「一個人在一生中發揮各種作用的程序、和不斷尋找自我價值、以及價值與自身關聯性這樣的連續程序」。對於「勞動(工作)」,文中也不限於職業生活,而包括家務、校内工作角色,慈善活動,個人在學校職場家庭生活和市民生活中所體驗的各種立場和作用」,範圍非常廣泛。
對於「職業生涯隊形變換」,文中稱其爲「一邊在社會中發揮作用,一邊得到一種自我實現的程序」,換言之就是「每個人將自身不同階段的知識和身體能力、情緒性以及社會性特徵與各自的生存方式結合起來的程序」,是「一邊對社會發揮作用,一邊實施一種適合自己生存方式的程序」。
如此看來,它實際是一種源於自我的生存方式的選擇,是源於自我的職業觀和勤勞觀的一種人生觀的選擇,它必須先找到自我。
(四)日本中小學生涯教育的方針
2006年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學生指導研究中心開發了一套培養學生職業觀和勤勞觀的學習教程,目的是從小學到高中在不同階段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在「形成人際關係能力」「情報靈活運用能力」「未來設計能力」和「意志決定能力」等4個領域的能力,其後文部科學省又將上述4個領域具化爲「自他理解能力」與「交流能力」;「資訊蒐集探索能力」與「職業理解能力」;「認識和把握自己所發揮作用的能力」與「計劃執行能力」;以及「選擇能力」與「課題解決能力」等8大能力。
文科省資料顯示,日本的生涯教育在小學階段被定爲「探索未來、形成選擇基礎的時期」,其主要目標在於積極關心自己與他人的不同,關注周圍工作和環境,擁有自己的職業嚮往,獲得自己喜歡和憧憬的形象、養成重視勤勞、朝着目標努力的態度等等。到了國中,這一時期被稱爲「職業的現實探索和暫定選擇時期」,主要目標設定爲獲得暫時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肯定,形成與興趣愛好相關聯的職業觀、勤勞觀,對未來作出計劃並進行暫定選擇、對未來生活方式和出路進行現實性探索。而到了高中階段,生涯教育的課題被設定爲「現實性探索和試行期、做好進入社會的準備時期」,在這一時期要求學生深化理解自我並接受自我,同時確立作爲選擇標準的職業觀念和勞動觀念,做好未來設計的方案和進入社會的準備,揣摩未來出路的現實性,並試驗性參加社會活動。
因此,基於上述不同標準,日本中小學各階段會有不同内容的生涯教育,比如小學時會透過綜合教育課帶領兒童參觀郵局、超級市場等公共設施,也會組織小學生們種植水稻體驗收穫大米等等,中學時通常除了參觀各種設施,還透過修學旅行等活動加強對社會認識,另外設有職場體驗活動。記得咯咯噹時是去了一家超級市場體驗售貨員,回來直喊腰疼。至於高中,除了有企業實習、企業參觀等機會,還有生涯教育爲目標的全國大賽,高中生們爲了能參加大賽決一雌雄,也是他們進行發表準備的一大動力。
而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日本各階段的生涯教育中,都共同重視的就是對自我進行認識。有的生涯教育還開展「自我歷史」課。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自己的意識是什麼,按照自己的意識作決定,從而規畫自己想要的職業和人生,這才是日本生涯教育的關鍵,我想也是一個人是否能透過他的職業生涯尋找到自我實現,並感到幸福的關鍵所在。
(五)咯咯的職業理想
令我喫驚的是16歲的咯咯最近已經有了自己的職業理想。
從前他兩三歲時有一次陪我去看醫學家,看到醫學家爲我做心電圖,回家的路上他告訴我將來要當一名醫學家。這種想法持續了十多年,爲此他甚至拼命看了好多有關醫學家題材的漫畫和電視劇,外科醫學家大門未知子的《Doctor X》共有5個系列他也反復看了好多遍。
但是,最近他告訴我將來想當一名教師。
我想他一定是逐漸認識到了「自我」。怕痛,看不得打針,更看不得開刀的咯咯,要繼續操作懷抱當一名醫學家的理想似乎有些爲難他。這是他自我認識的一部分。
而當在學校遇到同學有不懂的難題請咯咯爲之講解的時候,同學總會稱讚他講解得非常清楚易懂。這或許也爲咯咯確立自我起到了作用。他覺得能幫助到別人很開心,透過自己擅長的領域幫助到別人的同時,他自己也從中獲得了自我肯定。
此外,咯咯國中班導師老師和各階段補習塾的老師對他也有較好的燻陶器,應該說優秀的老師們爲他確立了一個清楚的職業觀和勤勞形象。透過老師們的模範形象,咯咯發現自己對於教師這個職業很尊敬,對於授業解惑這件事也非常喜歡,他希望能夠像老師們那樣做一個教書育人受人尊敬的師長。
我突然想起自己高中時本想遵循心中「自我」報考中文系,卻在周圍「中文專業不時興,找不到工作」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衝擊下,抹殺了年輕的自我。如今峯迴路轉,30多年過去了,我發現自己熱衷的還是文字,我慶幸自己仍在爲自己執著的文字上付出人生熱忱,我爲此感到由衷的幸福。
所以,我衷心地爲咯咯高興。但願他能夠按照自己的願望,遵從內心的渴望,透過努力,奔向自己所傾心的夢想。
因爲我知道,將自己喜歡的事情奮鬥成終身事業,那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2020年12月20日成稿
文/圖片:王景賢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