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親節咯咯傾情奉獻早餐
父親節的早上,咯咯竟然比以往早起了兩個小時,爲我們一家人準備了他力所能及的豐盛的早餐。而平時的週日早餐,按規矩總是咯咯爸的擔當。
咯咯把在學校家庭課上學來的本事都使了出來,煎雞蛋卷、味噌湯、烤大馬哈魚、蔬菜沙拉……實實在在一頓豐盛的日式早餐。更令我瞠目的是他竟然還親手做了布丁,而且味道完美。老實說我不得不感嘆日本中小學家庭課教育的成果。我知道,這是咯咯在用實際行動向爸爸表示:父親節快樂!
記不清什麼時候開始,咯咯爸一改日本人大男子主義的作風,每個週末開始擔當起我們的早餐。從那時候起,我可以每個週末早晨得到充分休息,讓一週的勞累得以化解,從而保持身心健康和愉快狀態。而父親節的早晨,咯咯爲我們做早餐,既讓一家人感受了他的心意,也向爸爸在節日裏傳達了感謝,這無疑是來自於爸爸的言傳身教。
我們一邊享受着早餐的愉悅,一邊感受着兒子的成長和成長帶來的喜悅。
回想大約17年前,咯咯爸從護士手中接過咯咯,第一次抱在懷裏的那一瞬開始,他也第一次成了爸爸。從那以後,春來冬去,「咯咯爸」也17歲爸齡了。看着他喜盈盈高興地喫着兒子孝敬他的早餐,我也不覺有些感懷。
(對了,嘀嘀當然也在旁邊猛然狂喫,一邊舔嘴抹舌地說好喫,一邊問再喫一個布丁行不行。)
之所以說有些感懷,是因爲想到咯咯爸小學6年級時就因病失去了父親――也就是咯咯和嘀嘀的爺爺。那個年代,正是日本高度成長期,每家爸爸都是企業戰士,早出晚歸,工作非常辛苦,週末也難得在家。咯咯嘀嘀的爺爺據說是負責承建當時福岡地區的捷運建設,做着和整個城市隊形變換息息相關的重要工作,只可惜過早累壞了身體而英年早逝。
因此,咯咯爸很早就失去了父愛,更多時候他也許並不知道該如何去愛兒子們。如果說從當了父親那天起到咯咯6年級小學畢業那段時間,咯咯爸自身還有一些有關父親的感性運動經驗,那麼當咯咯上了國中直到現在已經高中2年級了,咯咯爸因完全沒有過這段時間的父愛經歷,似乎也只能靠本能去摸索,摸索如何當一個好爸爸、如何教育他的兒子們。
毋庸置疑,每個爸爸都不是天生的爸爸。記得咯咯爸第一次笨手笨腳地給咯咯洗澡的樣子,第一次給咯咯換尿不溼的樣子,第一次給兒子餵飯,第一次陪孩子上幼稚園,第一次到幼稚園觀摩課堂,第一次在運動會上和兒子一起參加比賽……好多鏡頭,如電影般歷歷閃現。又想起嘀嘀幼稚園運動會上的一個小插曲,那一個專案是爸爸抱着孩子繞操場跑半圈兒,嘀嘀爸因爲平時就不太擅長運動,又因嘀嘀比別的孩子要大上兩個型號,結果快到衝刺的時候兩個人竟一起摔倒在地。
有關咯咯和爸爸的記憶中也有一件難忘的事,那是發生在咯咯反叛期時。那段日子,咯咯把所有的叛逆表現在生活中最貼近的我和嘀嘀身上非常令人撓頭。而有一個傍晚,青春叛逆的咯咯剛剛發過情緒正讓我無所適從的時候,咯咯爸下班回家了。聽我說了原委,顧不上通勤辛苦,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便放下公事包坐下來和咯咯單獨談起心來。我在廚房幾乎聽不到他們談什麼,只看到他們促膝交談。不久,咯咯緩和了情緒,接受了爸爸的說法,及時化干戈爲玉帛。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有些事情必須要父親來做。
如今,咯咯成長穩定。雖然嘀嘀仍在成長程序中不斷「惹是生非」,但我知道,家中教育只要有孩子們的父親在,很多事情一定會得到解決。
(二)日本社會的父親形象變化
日本人過去的父親形象,一直是和「地面震動、雷霆、火災」並列在一起的四大可怕事物。在咯咯爺爺的年代以前,普通的「父親」是個一言不合便掀掉飯桌的可怕角色,因此母親總是爲了孩子們忍耐和顧全大局的一方。
江戶時代以前,日本社會以家族事業單位爲主,爲將家族事業傳宗接代,日本男性曾是家庭教育的主力軍。但明治以來,工業化大生產使得社會形成「男主外女主内」分工,這使得大部分地區的男人幾乎不下廚房也不帶孩子。加上後來的幾次戰爭,使得男人們需要上戰場爲國捐軀,戰爭中很多年輕人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可能就是二三十年。即使從戰場倖免一死回到日常,男人也是物以稀爲貴,說話辦事不妨多幾分「跋扈」。日本戰敗後,爲隊形變換戰後經濟,男人們更成了企業戰士,對當時的很多男性來說,家,只不過像一個客棧用於週末休息。至於育兒和家務則完全是女性的工作。高度成長時期,男性的收入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大部分女性甘願成爲家庭主婦。這造成長期以來日本人的大男子主義幾乎成了世界一絕,令人唏噓。
可是如今的日本男性,似乎完全變了一個樣子,相信如果明治或大正時代的爺爺們有機會乘坐時光列車來到現代看一看,一定會瞠目結舌,說不定又要掀桌子。
如今的日本,因生育率低造成勞動力不足,使得日本政府不得不搞出一套「男女共同參劃」政策,也就是說要男女平等共同參加社會建設。這樣一來,女性不再像從前那樣只「主内」,而變得必須「内外兼顧」。據調查顯示,日本社會的女性如今有80%的人都以各種形式參加了社會勞動,完全的家庭主婦只有20%左右。
如此以來,家庭内的家務和育兒工作漸漸地就理所當然成了需要夫妻共同承擔的内容。但由於大部分家庭仍以男性收入爲主要經濟來源,因此,女性在家中的工作相對還是要付出得多一些。有相關資料顯示,雖然80%的女性參加了社會勞動,但在家庭中的家務勞動仍然是日本男性的三倍左右。
儘管如此,如今的整個日本社會已經今非昔比。
牽着爸爸的手去幼稚園(攝影:JST客觀日本)
年輕爸爸們在胸前用育兒袋掛着一個嬰兒行走街頭的鏡頭隨處可見;早晨高峰時間,會看見爸爸一個人推着嬰兒車一路小跑,先把嬰兒送到保育園再去趕通勤電車;公園裏,平時清一色的媽媽帶娃,一到週末竟清一色變成了爸爸帶娃,用咯咯奶奶的話簡直「歎爲觀止」。
是啊,在咯咯奶奶的年代,這一切必須是女人們的工作。所以,奶奶偶爾來東京,看到爸爸們一路小跑帶娃的景象,總是感到憤憤不平。奶奶畢竟是過去年代的人。她不知道,如今的公司裏女性們也是頂天立地,不再爲男人們倒茶,不再被男人們頤指氣使,男人們若不小心,還會被指爲「性騷擾」「權力騷擾」,那樣麻煩就大了。
學校裏孩子們也接受着男女平等的教育,男女生一起上家庭課、學裁縫學烹飪;課外班上不分男女一起踢足球;國中生的社會實習時男生也會變身爲「保育哥哥」;託此種種,咯咯和嘀嘀們也絲毫沒有男尊女卑意識,不僅如此,日本社會到處宣揚LGTB的存在和雜異化意識。不論男女,也不論非男非女,大家一團好合。
(三)日本兒童尊敬媽媽超過尊敬爸爸?
可是問題來了。
2020年12月3日,日本《朝日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日本一家大型教育集團針對全國小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孩子們所敬仰的人物排行榜中,第一名是最新流行的動漫影片《鬼滅之刃》主人公竈門炭治郎,第二名竟是自己的「媽媽」。爸爸呢?原來,爸爸竟排行第五名。是的,最新調查顯示日本中小學生敬仰媽媽的更多,其次才是爸爸。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17年日本博報堂生活綜合研究所每20年進行一次的 「兒童調查」(小學4年級到國中2年級學生爲物件)已經顯示:1997年「尊敬父親」的兒童佔59.7%高於「尊敬母親」的54.8%,但20年後的2017年調查結果卻顯示「尊敬父親」的兒童雖增爲61.5%,而「尊敬母親」的兒童則擧升到68.1%。這項長期調查中,該比率史上首次發生了父母逆轉,「尊敬母親的人遠遠超過了尊敬父親的人」。母親從以前的「可親的人」變成了「不僅可親,更是個了不起的人」。
不得不說,如今的日本社會,女性乃至母親的社會地位正在一天天提高,至少透過參加社會勞動,母親們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在逐漸升高,甚至超越了傳統以來一直居社會主要地位的父親。現實顯示,與日本的高度成長期以前的父親們相比,如今的日本父親們正在努力迴歸家庭,和母親們共同分擔家務以及育兒的負擔。可是與父親們的努力相對照,父親們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卻漸漸輸給了母親。也許,在新時代下,父親們更需要認真考慮如何才能贏得孩子們的尊敬。
日本人傳統觀念上,認爲父親和母親角色有所不同。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母親需要對兒女用語言諄諄教導,而父親則不是語言,是要用行動來教誨。比如帶孩子去爬山,用行動在爬山程序中教給孩子每個細節的處理。或者教孩子游泳騎腳踏車,用行動來教育孩子如何克服恐懼,如何跌倒了再爬起。用行動去保護家人,讓孩子在程序中瞭解到,對家人的愛和關懷具體應該如何表現。用日語來說,父親們是用「身後的形象來影響孩子」,用漢語來說也許就是「以身作則」吧。
那麼,小學生和國中生們的問卷調查是不是體現了日本父親們影響力的衰弱呢?
好在,另一份針對高中生的名爲「KANKO網路調查」的結果給了我們另外一份啓示。2019年3月的這項調查顯示,61.9%的高中生所尊敬的人是自己的父親,57.1%的人尊敬的是自己的母親,21.9%的人所尊敬的是文化藝能體育名人,17.5%的學生尊敬的是歷史人物,16.5%的學生尊敬的是學校老師,另外15.2%的學生尊敬的是自己的祖父母。
也就是說,在小學或國中這一相對低年齡階段,日本的兒童們會對既顧家又努力參加社會勞動的母親們越來越產生一種欽佩和敬仰,而到了高中階段,孩子們透過逐漸瞭解社會,理解父親在社會中的辛苦,而逐漸在心情上傾向於更尊敬隱忍而沉默地爲家庭做貢獻的父親。
(四)最好的家教是用行動來教育
說回咯咯和嘀嘀的爸,因爲出生在男尊女卑意識較嚴重的九州地區,又因爲家中奶奶的觀念是 「男人不下廚房」,因此這個男人在剛組建家庭時,幾乎只會煮麪條。
可是,隨着咯咯和嘀嘀的出生,咯咯爸很快便自覺地拓展了自己在家庭内的業務空間。
先是在咯咯月子中練習替我煮飯,又練習給咯咯洗澡、換尿不溼,之後漸漸承擔家中週末三餐製作,在我的父母每每身體有恙需要我回國照顧時,咯咯爸總是以一個「逐漸成長進步」的日本男子的形象全面承擔起了家中照顧咯咯和嘀嘀的艱鉅任務,令我感動。
經過17年曆練,不僅因爲這17年正是日本社會「少子老齡化」嚴重、男女平等大有進展的17年,憑良心說,更因爲咯咯爸守護家庭、愛護家人的責任感,讓他完美地從一箇舊式觀念的日本男性演化成了一個肯於分擔家庭重擔的「現代型」日本男士,優秀的「現代型」父親,可以說咯咯爸與時俱進的變化,跟進了時代,用行動完美地影響了咯咯和嘀嘀。
現在,只要家中有需要,咯咯和嘀嘀隨時都會放下學習過來幫忙,休息日也會主動爲家裏分擔廚房洗涮和院中除草等家務,他們的觀念中早就沒有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意識。我想,也許真如日本人的傳統觀念所云,父親用背影、用行動來教育和影響孩子,真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方式,它遠比用無休止的碎言碎語或大聲吆喝來得行之有效。
咯咯爸雖然沒有體會到自己父親的更多言傳身教,但透過自己的努力,透過自己的行動,他收穫到了自己真傳的孝順兒子,收穫了父親節早上來自兒子充滿愛意的表達。
看着這一切,我這個中國媽媽不覺偷偷地爲這位曾經的「大男子主義」父親喝彩,也希望咯咯和嘀嘀能夠看着父親的背影,長成一個對家庭有擔當、對社會有貢獻的、值得尊敬的男人。
2021年6月23日完稿
文:王景賢
編輯修改: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