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 【日本的科技政策】(九)東日本大地面震動後的能源政策與科學技術
進入21世紀後的20年來,全球的科技創新趨勢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速度在不斷加快,新一代數化、最尖端領域的AI技術、生物技術及量子技術等都隊形變換迅猛。這股潮流經過一段延時,於最近一兩年開始湧入日本。隨着被稱爲GAFA(谷歌、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的美國尖端企業的崛起,以及騰訊、阿里巴巴和華爲等中國企業的跟進,如今全球的數位經濟進入了被這「新七姊妹」控制的時代。她們「七姊妹」憑藉雄厚的資金實力積極致力於基礎研究,擁有大量優秀的技術人員。
在面對這個事實的日本,曾經引領世界的大型機電企業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在國際上發表的前緣論文和研究内容無論質還是量,國際排名均顯著下降。活躍在這個舞臺上的年輕技術人員和企業家的數量也低於先進的歐美各國和快速崛起的中國,持續處於低迷狀態。
2018年版的《科學技術白皮書》對論文和高被引論文數量進行了國際比較。從2003~2005年與2013~2015年的比較來看,日本整體的論文數量由第二位降至第四位,質量由第四位降至第九位,均被中國趕超。2019年版的白皮書也指出了同樣的情況。另外,日本攻讀博士課程的學生數量於2003年度達到頂峯後一直在持續減量。單位人口的博士學位取得者數量只有美國、英國、德國等的一半以下,而且在已開發國家中只有日本的數量一直在減量。
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彙總比較了年度新增博士數量的資料。日本在2000年度爲每100萬人口127人,2016年度減至118人;而美國2000年度爲141人,2015年度增至258人;韓國2000年度爲131人,2017年度增至278人。據該研究所介紹,由於難以找到能發揮博士學位的工作,所以攻讀博士的人不斷減量。關於增加博士生數量面臨的挑戰,該研究所提到促進掌握專業知識的人才就業,以及擴充可以讓博士專注於研究的資金支援兩個問題。
基於這種現狀,日本政府2018年6月制定了「綜合創新戰略」。該戰略的核心内容包括:實施以改善經營爲目標的大學改革、培養數十萬的規模IT人才,以及奠定旨在利用各種資料的基礎等。
爲促進年輕人活躍程度,國立大學計劃導入與任職時間無關,而是基於績效的年薪制。此外還希望增加論文數量,把頂級大學中高被引論文的比例提高到12%以上。AI(人工智慧)方面,爲實施技術擴大,決定2025年之前達成年培養數十萬IT人才的態勢。另外,戰略中還指出,要想推進技術創新,必須實施資料的跨領域應用,並提出了3年内建立資料聯動基礎的目標。
不過,這些目標真能實施嗎?或者說這些目標本身的方向是正確的嗎?日本的論文之前大多是國立大學發表的。但現在從這些國立大學身上感受不到活力。缺乏活力的終極因數與國家推出的「選擇與集中」政策不無關係。日本2004年推進了國立大學法人化,結果是教員的人工費和可以自由支配的研究費等構成大學營運基礎的補助金被削減。同時透過接受國家檢驗贏取的「競爭性資金」增加。補助金中也導入了競爭機制,讓大學之間相互競爭,以期改善經營體制的性質。
各大學爲因應嚴格的預算分配,減量了正式職位,抑制了新招人員的數量。據介紹,這種方法導致資金容易集中到在檢驗上佔優勢的東京大學等少數大學中,其他中等規模的國立大學則難以獲得資金,從而導致研究經費不足,研究室難以維繫等。
作爲競爭性資金核心内容之一的「創新」研究經費分設了「環保IT設備」 等單獨主題。研究物件、推進方式和預算用途都嚴格侷限,而且要求頻繁報告成果。因此旨在獲得預算的瑣事增加,佔用了研究時間。
作爲競爭政策的資金分配標準,日本政府要求大學設定詳細的數值目標。由於財政困難,大學的經營應用了與企業相同的方法。從生產力的角度出發,重點支援符合政府判斷標準的大學。這樣能誕生需要立足長遠的基礎性研究成果嗎?
產業界也需要具備提高基礎研究等的技術實力的能力。由大企業與文部科學省的前高管等組成的技術同友會,出於對這種現狀的危機感2016年提出建議。作爲重點的「產業界應該進一步強化完善基礎研究」,從各公司後來採取的措施看似乎並沒有採納該建議。
企業中雖然逐漸出現了立足中長期視角,聘用博士等掌握專業知識的研究人員的動向,但依然不及歐美企業。
進入21世紀後,日本終於也步入歐美各國之列,誕生了很多諾貝爾獎得主。這些獲獎者一致對日本近年來的基礎研究措施不足充滿危機感。
2019年12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旭化成公司名譽研究員吉野彰也有同樣的危機感。身爲企業人的諾貝爾獎得主吉野在很多場合都強調:「沒有失敗就絕對不會成功」、「對年輕研究人員來說,至少需要保證10年以上的研究時間,希望能打造一個按照自己的想法如願開展研究的環境」等。
吉野於1980年代開啓了「鋰離子電池」相關開發的基礎研究。吉野的成就雖然是三十幾年前的研究,但從他在2019年獲獎以及在頒獎式上介紹的内容等來看,他的研究正是當今流行技術。可見日本的科技研究應該面向未來。
鋰離子電池如今是手機、個人電腦、數位相機和純電動車等尖端技術的核心。由於體積小、重量輕、充電後可反復使用,而且蓄電能大,現在還被用作電車、飛機和人造人造衛星的電池。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及國際太空站也配備了鋰離子電池。
吉野的獲獎理由是鋰離子電池對環境問題解決做出的巨大貢獻。鋰離子電池可以儲存太陽能等自然能源產生的電力,有望在削減溫室氣體以及建設環境與經濟保持平衡的永續發展社會方面發揮核心作用。
在少子老齡化和經濟持續低增長的情況下,政府和企業可能都陷入了難以採取果斷行動的局面。對於能催生劃時代技術的基礎研究,從政府和民營企業身上都感受不到積極性。日本的科技地位最近20年持續走低。只有政府和民間分別認識到自己的職責,立足本職並敢於「冒險」才能讓日本的科技走上覆興之路。
文: 瀧川 進
翻譯編輯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參考文獻】(書籍名稱均爲暫譯名,敬稱略)
《科學技術的戰後史》 中山茂著(岩波新書)
《技術官僚的政治參畫》 大澱升一著(中公新書)
《日本的科學技術行政拉開帷幕》 大澱升一著
《你應該知道的科學技術基本法》 菊賢一著
《創新爲何停止了》 山口榮一(Sakuma新書)
《如何將市民的聲音引進科學技術政策》 若松徵男(科學通訊叢書)
《天才與奇才的日本科學技術史》 後藤秀機(Minerva書房)
《科學技術現代史》 佐藤靖(中公新書)
《科學家也是人》 中村桂子(岩波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