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九州大學研究成果發布資料編譯而成
隨著大氣中含有的溫室氣體的濃度不斷升高,地球變暖越來越嚴重。要想避免這種情況,不僅要減少二氧化碳(CO2)排放量,還必須處理已經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直接回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技術(Direct Air Capture : DAC)受到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重視,為實現將全球溫度升幅控制在1.5℃以下的目標,DAC成為備受期待的技術之一。不過,以往的二氧化碳回收技術存在問題,比如需要使用大規模設備,以及設置場所受限等。
九州大學碳中和能源研究所(I2CNER)的藤川茂紀副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與Nano Membrane公司進行聯合研究發現,利用最先進的聚合體分離透膜性能,能通過多級膜分離技術,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0.04%)最高濃縮40%以上。使用分離膜的二氧化碳回收無需像空氣過濾器那樣選擇場所,能以各種尺寸和規模導入,有望成為新概念的二氧化碳回收技術——「泛在二氧化碳回收」。該技術能將二氧化碳作為資源循環利用,可能會成為創造循環型經濟的現實手段。

藤川副教授等人所屬的九州大學的研究團隊被日本内閣府主導的新研究項目「登月型研究開發事業」採納,由此開始推進該技術的實用化研究。該項目的主要開發目標是,使分離裝置的尺寸適合不同的場所和情況,直接回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現場將其轉化為有用的資源物質。
論文資訊
題目:A new strategy for membrane-based direct air capture
發表期刊:Polymer
DOI:10.1038/s41428-020-00429-z
研究成果發布資料
編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