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至29日,NTT在NTT武藏野研究開發中心舉辦了展示和介紹該公司最新研究開發成果的「NTT R&D論壇2024」。在當天舉辦的媒體預覽會上,首次公開了光量子計算機的遠程使用情況。
在「NTT R&D論壇2024」上,理化學研究所的團隊負責人古澤明正在做說明(供圖:科學新聞社)
該設備由日本理化學研究所量子計算研究中心的團隊負責人古澤明(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系研究科教授)、團隊負責人米澤英宏、Fixstars Amplify公司董事長兼CEO平岡卓爾、NTT等合作團隊共同開發。位於理化學研究所内的光量子計算機實機通過雲端和網際網路實現了連接。
客戶在理研外部設計量子電路並發送至雲端,量子電路在雲端上被轉換為適配實機的參數,並作為任務(Job)發送給光量子計算機實機。實機接收任務後執行計算,客戶經由雲接合收其結果。
此次,作為配合論壇開展的示範之一,展示了由NTT研究所開發的用於光量子計算機的量子光源,並公開了首次通過遠程實現的使用情況。
示範中公開了光量子計算機進行三位數加法計算的過程。當從NTT研究所發送包含了20個量子位元、350個門的計算任務後,計算瞬間完成,其結果經由雲端返回到NTT研究所。
對示範進行介紹的團隊負責人古澤明表示:「這種量子計算機的機制是在時間軸上形成光量子位元,理論上可以構建任何規模的計算機。該通用型光量子計算平台具備35萬個門規模的計算能力,這樣大規模的量子計算機在目前尚屬首例。而且它不是數字計算機,而是模擬型的量子計算機。即便是疊加態,這種光量子位元也是以0和1之間的連續量來表示的。數字計算機需要糾錯電路來糾正計算結果中的錯誤,而人類的模擬大腦雖無糾錯功能,但仍也可以處理多種任務(計算)。我們的光量子計算機可以完成與類似於人類大腦的任務」,並強調,這種新方式的光量子計算機是一種充分發揮量子技術本質特徵的量子計算機。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