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尾 尊優
同志社大學 文化資訊學部 副教授
出生於京都府。2012年從同志社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研究科取得博士學位(工學)。先後擔任國際電氣通訊基礎技術研究所(ATR)智慧機器人研究所研究員、大阪大學研究生院基礎工學研究科助教、築波大學系統資訊系助教,2021年起任現職。2018年當選先驅科研人。
Q1:您對什麼感興趣?
A1:最初對人工智慧感興趣,後來被行程機器人的可能性所吸引
小時候讀過的愛迪生和愛因斯坦等名人傳記,受其影響,我很憧憬科學家這個職業。對科幻小說和人工智慧非常感興趣,而且喜歡數學,因此還讀了資訊領域的研究生,但在ATR實習時,我的想法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並不是有人告訴我「即使採用最新的人工智慧技術,如果不能對人類的心理和行為產生良好的影響,社交機器人也是沒有意義的」,這是我在ATR期間產生的這種想法。因此,較之於人工智慧,我對人與機器人的互動對人類的影響產生了興趣,於是開始研究與人互動的機器人。
與機器人的對話實驗。希望能實施人與機器人輕鬆對話的未來。
Q2:請您介紹一下研究的具活體內容
A2:在思考人與機器人的社會關係會爲人類帶來的效果和影響
據說人受到他人的稱讚時,大腦中會發生與獲得金錢獎勵時相似的腦活動。最近還發現,不僅是精神滿足感,讚揚還有促進學習運動技能的效果。2020年11月發表的一項研究證明,被機器人讚揚也能獲得同樣的效果,同時還證實,被兩臺機器人讚揚的效果會更好。雖然還沒有驗證過,但透過與多臺機器人互動,人類可能會感受到更多的社會性。較之於被一個人大力讚揚,來自家人和同仁的讚揚,哪怕只是些許都更能讓我們感到自豪。我認爲,如果被多臺機器人讚揚也會帶來更強的社會認同感。
近年來,被稱爲社會資本的社會/社區中的人與人相互關係逐漸受到關注。例如,機器人可以每天在同一個地點與路過的行人交談,並不時發出一些讚美之詞。即使每天的互動只有幾秒鐘,也能讓人知道有人在關心自己,從而讓人變得友善。如果能透過這種長期的努力,讓人們產生同理心,那就再好不過了。不僅是稱讚,可能還需要偶爾提醒行人小心。這種樂於助人的機器人作爲支援人類交流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我想實施這樣的未來。
Q3:10年後,您會在做什麼研究?
A3:想成爲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
要成爲一名研究人員,學習專業知識自不必說,拓寬周邊領域的知識和交流能力也非常重要。透過自己的主動行動獲得的資訊會向你展示一個與被動獲得的資訊不同的新世界。以這種方式建立的聯繫可能會隊形變換成聯合研究。
這個領域有多位著名的研究人員,作爲一個涉及人與社會的機器人研究者,我希望成爲能被很多人提及的存在。期待有朝一日我參與研究的機器人能在社會上作爲交流潤滑劑發揮積極作用。
研究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還可以透過自己喜歡的壽司來爲自己注入能量。
原文:JSTnews 3月號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