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未來館】壯舉50年,新宇宙時代面面觀之福斯篇

2019年07月26日 海洋宇宙

大家好!我是「日本科學未來館」的科學交流員中島朋,同時也是一名喜歡宇宙比喫飯都重要的宇宙發燒友。

今年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因爲「那件壯舉迎來了50週年」。大家知道究竟是什麼事嗎?各位讀者中也許有人在今年迎來了50歲生日……

50年前的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在阿波羅11號任務中,宇宙船船長尼爾·阿姆斯特朗與巴茲·奧爾德林成功踏上了月球表面,邁出了「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壯舉50年,新宇宙時代面面觀之福斯篇

阿姆斯特朗船長拍攝的巴茲(©NASA)

人類的活動範圍之所以能擴大到距離地球38萬公里遠的月球,與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開展的宇宙開發競賽不無關係。下面先來簡單回憶一下這段歷史。

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1個月後又發射了搭載一條小狗的斯普特尼克2號。1961年,前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成功實施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宇宙飛行。8年後,人類成功登陸月球表面行走。兩國透過競賽加速了宇宙開發,但載人月球探測於3年後中止,之後開發方向轉爲在地球附近實施各種實驗和開展研究。2011年在距離地球400公里高的宇宙建成了國際太空站(ISS),全球15個國家合作,開展了各項研究和實驗等。

此前主要在地球附近推進載人宇宙開發,但現在即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那就是因爲人類在計劃重返月球。目前,以美國爲中心的多個國家正在合作推進「近月太空站(Gateway)」計劃,將在繞月軌道上建設可以讓人類居住的基地,在宇宙船内實施實驗或者從這裏探測月球。這個基地設想能讓宇航員停留約30天左右。另外,這個計劃還有一個主要目的,不僅是探測月球,還要爲將來實施包括火星在内的月球以遠的深空探測進行技術驗證。今年3月,美國副總統宣佈美國將在5年内讓宇航員再次登上月球,媒體也廣泛報導了這一消息。

在新的宇宙探索時代即將來臨的今天,居住在地球上的各位市民是如何看宇宙的呢?我們以參觀日本科學未來館的市民爲物件(小學2年級~社會人合計60人)實施了調查!

在此向參與調查的各位表示感謝!

調查共包括以下6個問題:

1:你對宇宙感興趣嗎?

2-1:你想親自去宇宙看一看嗎?

2-2:無論你是否親自去宇宙,你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3-1:你希望人類能夠飛離地球,到什麼地方?

3-2:無論人類能否前往宇宙,你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4:假如讓你在月球居住一年,你都需要些什麼?

「福斯篇」將爲大家介紹問題1和2的調查結果。(問題3將在「人類篇」,問題4將在「月球篇」仲介紹!)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調查結果吧!

問題1:你對宇宙感興趣嗎?

感興趣……90%

不感興趣……5%

兩者皆非……5%

對宇宙感興趣的人佔整體的90%,可以看出宇宙受到的關注度很高。針對感興趣的人繼續操作詢問對宇宙的哪方面感興趣,得到了以下回答!

星空、星座、天體的岩石成分、銀河、黑洞、火箭、宇宙的盡頭……等等

「宇宙」的範圍很大,大家喜歡的領域也不一樣,不過出現頻率最高的回答是:「喜歡看星星!「。夜晚仰望天空,可以看到無數顆星星。對我們來說,平時就能看到的星星雖然物理可用能距離比較遠,但從心理上來說可能感覺就在身邊。

(順便說一句,我雖然是宇宙愛好者,但很害怕仰望夜空。因爲有一種恐怖感,星星雖美,但感覺自己會被吸入宇宙無窮無盡的黑暗中。)

另外,由於實施調查的時間爲2月~3月,所以調查中還聽到了很多關於2月22日成功登陸小行星"龍宮"的「隼鳥2號」偵檢器的内容。那麼各位讀者對宇宙的哪方面感興趣呢?

本文開篇簡要介紹了宇宙開發史,不過在此次的調查中,對人造人造衛星和在國際太空站内實施的實驗等感興趣的人非常少。尤其是GPS等,雖然我們在平時的生活裏享盡了人造人造衛星的好處,但或許因爲它已經成爲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意識到這是因爲人造人造衛星或者關注其未來隊形變換的人並不多。

問題2-1:你想親自去宇宙看一看嗎?

想去……73%

不想去……27%

先不管能否實施,單純地回答想去看一看的人超過了70%。調查還針對回答想去的人,詢問了具體想去哪裏。結果如下!

壯舉50年,新宇宙時代面面觀之福斯篇

(藍色:兒童、大中小學生 綠色:社會人)

其中,月球人氣最高!關於理由,回答想去熟悉的天體月球,從那裏眺望自己居住的地球的人佔一多半。另外,在這個問題中最令人喫驚的是,回答想去更遙遠的地方的人數僅次於回答月球的人。還有人給出了癡人說夢一般的答案,比如想近距離觀察土星環、想去黑洞等。人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真是無窮無盡啊!

另外,回答想去的人大多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希望能實際體驗一下,包括親自觀察和調查。此次調查發現,雖然透過書籍和網路等觀察和了解月球、火星以及其他天體和銀河的機會很多,但大家還是想親自體驗一下的想法還是很強烈。

機會難得,順便再爲大家介紹一下受訪者們想去那裏的其他理由。

■ISS(國際太空站)

·想從宇宙看看地球的樣子。因爲從宇宙看的話應該能充分了解地球。(多人)

→很遺憾,從ISS的高度無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不過,地球的藍色,以及雷電和極光等現象從地球以外的地方眺望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聽說在失重狀態下水會變成圓形,所以想做各種實驗。(大學生)

→在幾乎沒有重力的環境下,水受表面張力的影響,爲等比縮小表面積就會變成球形。在到處都是精密儀器的宇宙船内,使用水的實驗其實很危險,不過可以看出大家很想在與地球不同的環境中嘗試各種事情。

壯舉50年,新宇宙時代面面觀之福斯篇

變成球形漂浮在空中的水(©NASA)

■月球

·因爲哆啦A夢去過。(小學生)

→好可愛的回答。想必很多人都看了這個春季上映的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我也看過了)。平時在地球上看不到的月球背面或許有新的文明也未嘗可知,越是不知道的事情越會無限遐想,令人心潮澎拜。

·雖然對ISS(國際太空站)也感興趣,但ISS是人工建造的環境。是爲了人能實際居住而建造的。而月球現在人還不能居住。對月球能否居住人的可能性很感興趣。(社會人)

→這是對今後的宇宙探索及其程序充滿期待的回答。今後載人月球探測會怎樣進展呢,確實非常令人期待!

■火星

·因爲看電影《火星救援》後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覺火星能居住。(多人)

→根據從電影、漫畫和小說中獲得的資訊來回答的人很多。

■更遠的地方

·銀河系外:雖然也想去ISS内參觀,在地面上利用替身等似乎也能實施。因此,想去看一看銀河星雲的渦流。平時看到的銀河照片是從地球上拍攝的,想從不同的角度看一看。(社會人)

→目前正計劃推進在地球上遠程操作現場機器人(替身)進行宇宙探測。另外好像也在探討將來利用替身進行宇宙旅行。在地球上就能體驗宇宙,這樣的未來也許某一天就會到來。

·遠方:想去發現地球上沒有的事物。想看看新的生命體。(多數人)

→對外星生命感興趣的人有很多。

關於不想去的理由,除了「本來就對宇宙不感興趣」、「去了也沒有想做的事情」等回答外,還有人回答說,已經適應了地球環境的人類身體,能否適應新環境讓人不安等等。

問題2-2:無論你是否親自去宇宙,你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針對這個問題,讓受訪者從技術、成本、安全、生活及其他5個方面選擇了感覺哪方面存在課題或者對哪方面比較關心。結果如下!

※1:○……各類別的上側(「其他」爲左側)是回答想去的人

×……下側(「其他」爲右側)是回答不想去的人

※2:由於有人貼了2個貼紙,所以實際數量比調查人數多

壯舉50年,新宇宙時代面面觀之福斯篇

(藍色:兒童、大中小學生 綠色:社會人)

無論自己能不能去,回答關心安全問題的人最多。不僅是火箭的安全,還有很多人擔心目的地的安全,比如能否適應目的地的環境等。其次最關心的是成本問題。

另一方面,讓人意外的是,很少有人擔心技術問題。目的地很多人選擇了月球,所以認爲不久的將來,人類應該能確立登月技術,所以更關心安全問題。另外,也可能是因爲受到了民營企業推進月球和火星等宇宙探索的社會事件的影響,比如日本某民營企業的社長宣佈月球旅行、美國Space X公司的創始人伊隆·馬斯克發佈了火星移民計劃等。

下面來看一下選擇各個類別的理由!

(○:想去的理由  ×:不想去的理由)

□技術層面

○:隨着技術的隊形變換,安全會提高,成本也會下降。現在綜合來看,感覺各個方面都還存在不足。(社會人)

×:去那麼遠的地方需要有相應的技術。光擁有能夠去宇宙的技術,人還無法生存。還要看是否擁有當自己前往的目的地發生了意外時能夠因應的技術。(大學生)

→有人對目前的技術實力感到不安,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所謂「技術」包括前往的技術、生活的技術、因應意外的技術等,除非提高綜合技術實力,否則就無法放心去宇宙。

□成本方面

○:存在危險是路人皆知的。無論怎樣努力,也不可能將安全風險降爲零。稍微出一點差錯就會全完蛋。這一點討論也沒有用。(社會人)

→雖然大家都很關心安全問題,但對一定程度的風險只能選擇接受。至於多大程度的風險可以接受,以及甘冒風險能獲得的好處有多大,因每個人的價值觀而異。

□安全方面

○:去過之後,想回到地球上告訴別人都看到了什麼。所以,好不容易去了,如果回不來就沒有意義了。技術問題和成本問題都關係到安全,如果無法保證安全就不想去。(社會人)

→正如曾經去過宇宙的宇航員透過講述自己的經歷,影響了很多人一樣,透過與他人分享在目的地看到和感受到的事物等,不僅能傳遞快樂和樂趣,或許還可以誕生新的價值觀和想像力。

○:對安全本身不甚瞭解。如果能有很多資訊的話,回答可能會改變,但現在沒有相關資訊,所以不清楚。(社會人)

→看來目前判斷是否安全的材料還比較少。即使政府和企業等宣稱「因爲○○,所以是安全的」,最終也要由自己來做判斷。這個回答讓我再次感受到從各種資訊中做出自己的判斷的重要性。

○:普通人即使去了,如果在目的地發生什麼事情也得不到支援,會陷入無法挽救的局面。還沒做好因應意外的心理準備。(高中生)

→這位看來不僅考慮了宇宙太空船和目的地的安全問題,還考慮到了發生意外事故時的支援體制以及要去的人的心理準備。除了對物理可用能方面的安全的信任之外,對相關人員的信任和親自前往宇宙時的思想準備也非常重要。

□生活方面

○:想知道在宇宙中生活是什麼感覺。電影等對這方面的描述都是一帶而過。很難看到衣食住方面的具體情況。(社會人)

×:可能無法在目的地舒適地生活。擔心居住區域。(大學生)

→這還取決於目的地的環境和生活的時間,不過大家希望實施何種程度的衣食住呢?能否連續穿一週具有除臭效果的衣服?目前ISS内的食物菜單16天一個循環,大家能否接受一個月喫兩次相同的食物?感覺舒適與否的界限因人而異,大家自我審視一下可能會很有趣。

□其他

×:去之前要花很多時間做準備。而且去了之後無法馬上回來。(高中生)

→的確,如果長期停留的話,需要像宇航員那樣提前進行各種訓練,不過如果是一些企業策劃的在宇宙(距離地表100公里以上的空間就是宇宙)中進行約5分鐘的失重體驗的宇宙旅行,似乎只需要提前訓練幾天即可。

大家對上面的回答感覺如何?

下一篇將根據問卷調查結果介紹當視角從「個人」變成「人類」的時候,人們的想法是否會發生變化以及會如何變化。

供稿:日本科學未來館 科學交流員 中島 朋
2019年04月18日執筆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翻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