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來看看日本那個 「登月計劃」

2019年08月16日 海洋宇宙

2019年3月,「平成」與「令和」交替的春天,日本政府公佈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登月計劃」。

這個「登月計劃」令人聯想起50年前美蘇冷戰時期的美國的「登月計劃」。日本政府的「登月計劃」,並非是要登月。而是借用了肯尼迪總統的創意,「登月計劃」意味着從未來倒推出來的,嶄新的、困難的,實施以後會帶來巨大衝擊的宏偉課題與挑戰」。日本的「登月計劃」是一個「登月型研究開發制度」。

阿爾瑪望遠鏡擷取到39個 隱形星系

在7月31日召開的「登月型研究開發制度」的遠景會議上,確定了研究開發目標的方向。制定了克服低生育高齡化、恢復地球環境、新技術開發等3個目標,爲達成目標制定了25個課題。今後將在綜合科學技術革新會議(CSTI)的高層會議上驗證實施的可能性,並將25個課題整理爲5~10個課題,在年内的CSTI總會上做出決定。

這25個課題,涵蓋了透過分身、機器人,實施超越身體侷限的活動,以及實施零廢棄物等全世界關心的共同研究課題。這25個課題將實施目標設定爲4個期間,期限分別爲2035年、2040年、2050年、2060年。

讓我們看看這25個課題(每項課題前的編號爲課題立項的序號)

1.2035年課題(2項)

(4)到2035年,大幅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質(QoL)

(25)到2035年,開發出可在太空運行的高性能多自由度機器人和人造人造衛星羣

2.2040年課題

(2)到2040年,實施行程的完全泛在化

(3)到2040年,讓幾乎所有人的所有行為和經歷都是透過網上化身來實施

(5)到2040年,實施以預防措施和健康爲主流的生活

(6)到2040年,實施「泛在醫療」

(7)到2040年,實施農林水產養殖業的完全自動化

(8)到2040年,實施建築工程的完全無人化

(10)到2040年,實施單位能耗爲現今的1/1000

3.2050年課題

(1)到2050年,實施機器人化技術(人類擴展技術)

(9)到2050年,實施用現在資源損耗的1/100來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的工業生產與利用

(12)到2050年,實施資源和物質的完全循環

(13)到2050年,消除食物有效能損失,讓所有人高效地獲得必要的食物

(14)到2050年,從地球上根除「廢棄物」

(15)到2050年,實施不增加環境負擔又能享受最高水準生活的都會

(16)到2050年,實施全球範圍内的生物多樣性農業

(17)到2050年,確立「行星地球化」技術

(18)到2050年,開發可以自發地發明諾貝爾獎級別的AI與機器人系統

(19)到2050年,實施對生命現象的數值模式化和控制

(20)到2050年,確立人工冬眠技術

(21)到2050年,將整個神經廻路及其相關組織完全數位克隆並建模

(22)到2050年,實施通用的量子電腦網路

(23)到2050年,對海洋與地下進行全面,高精度的視覺化測量與監測

(24)到2050年,實施對太陽系裏全天體的定常觀測網,構建樣品返回階層,實施對宇宙狀況的監測

4.2060年課題

(11)到2060年,實施可持續的能源獨立

因爲該計劃的首要目標便是針對日本社會的「低生育、高齡化」,因此,對完全無人化的重視程度很高。在期間設定上,35年的中期課題只有兩個,60年的超長期課題只有一個,40年課題7個,50年計劃15個。

從社會隊形變換的階段性來看,「低生育、高齡化」的日本是工業化進程上的先行者,所以,日本篩選的這些課題,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我們人類共同的課題。但是,問題是面對如此宏大的計劃,日本將如何付諸實施?哪些課題會真正得到解決?

據公開的報導,這25個課題,將在年内的綜合科學技術革新會議(CSTI)的高層會議上驗證其實施的可能性,並整理爲5 - 10個課題,以起動專案的研發。

課題確定以後,執行機制將分別由文部科學省與經濟產業省委託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與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牽線,組織大學與國立研究機構以及民間企業科研攻關。

筆者比較重視的是資金的投入,這麼宏大的計劃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援。在2018年的追加預算中,對今後5年劃出了1000億日元的預算(其中,文部科學省800億日元,經濟產業省200億日元)。外加20億日元的初期調研費(文部省與經產省的分攤比爲16/4)。

看了預算,是不是忍不住要「呵呵」一下呢。1000億日元也就相當10億美元(70億元人民幣)。

日本出臺「登月計劃」的背景是對國際研發投資的危機感,尤其是對美國、歐洲與中國的高度關注。從一些點滴報導的資料來看,中國政府在「十三五」期間對「中國製造2025」重點專案的資金支援總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十三五」期間,國開行為中國製造2025實施的專項提供,不低於3000億元融資。歐洲著名的「Horizon Europe」2021-2027計劃,投資額爲1000億歐元,相當12兆日元。雖然在資金搭配上沒有可比性,不可相提並論,但是,1000億日元的投入能夠釋放多達的效應,還是個未知數。

日語是一種比較曖昧的語言,面對白紙黑字,也往往會困惑其行間的真實意圖。

這25個初步課題,也就是25個任務。每一個任務說的應該都是技術,並非是一定要在工程上實施。但是,當它省卻了「技術」而添加上「實施」時,給人一種非常興奮甚至亢奮的感覺。想想看,「到2050年,從地球上根除‘廢棄物’」,是不是非常振奮人心呢?可是,根除廢棄物,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是一項社會工程。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的文化與習慣,對實施這樣的社會工程有不同的制約。並非一項先進技術就能做到「在地球上」根除廢棄物。

還有,「到2050年,開發可以自發地發明諾貝爾獎級別的AI與機器人系統」,是不是振聾發聵呢。AI的隊形變換確實是日新月異,誰也不敢否定2050尾牙出現泛人工智慧(AGI)。然而,當AI與機器人系統可以自發地作諾貝爾獎級別的發明時,顯然,AI已經不是AGI,而是ASI即超級人工智慧了。

日本的這個「登月計劃」,乍一看,有着濃厚的科幻色彩。

但願我們都健康長壽,活到2050年,親眼看到ASI的來臨。

供稿 戴維
編輯修改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