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直有報告顯示,南極洲東部面積最大的託滕冰河周邊區域的冰被在減少。另外,人們還擔心未來會出現大規模的冰被流失。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的平野大輔助教、東京海洋大學的溝端浩平助教、日本水產研究教育機構的佐佐木裕子研究員以及北海道大學低溫科學研究所的青木茂副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對日本水產廳的漁業研究船「開洋丸號」和南極觀測船「白瀨號」實施的大規模海洋觀測所取得的現場觀測數據和衛星觀測數據進行了綜合分析,發現位於託滕冰河海域的巨大海洋漩渦正在向南極大陸方向輸送溫度相對較高的海水。

南極洲東部的託滕冰河末端區域。左側深色部分為海洋。(供圖:日本國立極地研究 (credit: National Institute of Polar Research))
「開洋丸號」實施的第10次南極海調查(2018年12月~2019年2月)以及第61次南極地區觀測隊(2019年11月~2020年3月)利用「白瀨號」實施的航行觀測對託滕冰河海域進行了大範圍的海洋觀測,獲得了水溫、鹽分和溶氧等的垂直剖面數據。研究團隊對兩次航行共從91個海洋觀測點獲得的數據和衛星觀測數據進行了綜合分析。
海洋中原本就充滿了大小不一的各種漩渦,但大部分都是形成後很快就消失,然後再形成再消失。而託滕冰河海域的巨大漩渦是一直存在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分析結果顯示,在這個固定存在的漩渦東側(南部下游區域),溫暖的海水被常年從該海域有效輸送至南極大陸方向。此外根據推測,被固定漩渦輸送至南極大陸方向的海洋熱量足以解凍託滕冰河。
由於流入冰河末端的溫暖海水會從下方解凍冰被,從而引起冰被流失。此次的研究成果有助於全面瞭解冰被質量損失正在加速的託滕冰河海域的質量損失過程。
平野助教介紹說:「已經確認南極洲東部面積最大的託滕冰河周邊區域的冰被質量在減少。溫暖的海水流到冰被邊緣後會從下方解凍冰被,引起冰被流失,因此此次的研究成果有助於全面瞭解託滕冰河海域正在加速發生的冰被損失的過程。今後將繼續積累觀測知識,同時推進與數值模式的融合研究,從而為海面水位和氣候變化的未來預測研究的發展做貢獻。」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