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重粒子線癌症治療報告】婦科癌症:子宮內膜癌5年總生存率達到68%

2019年01月08日 生物醫藥

日本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醫院迄今對婦科腫瘤實施了8類臨床試驗。根據粒子線治療的統一治療方針,其中的(1)腫瘤直徑超過6cm的宮頸鱗狀細胞癌、(2)II期以上的宮頸腺癌、(3)不適合切除的子宮內膜癌、(4)婦科領域(外陰、陰道、子宮)的惡性黑色素瘤,四種病症從2016年四月開始採用重粒子線治療,並適用先進醫療保險制度。

重粒子線治療報告 婦科癌症:子宮內膜癌5年總生存率達到68%

1 針對宮頸鱗狀細胞癌的重粒子線治療

針對宮頸鱗狀細胞癌的標準治療方式是X射線體體外曝露和腔內部曝露並用,但臨床發現,隨著腫瘤直徑變大,局部控制率會降低。而使用重粒子線治療,即使是直徑超過6cm的巨大腫瘤,5年局部控制率也能達到70%。

2 針對宮頸腺癌的重粒子線治療

眾所周知,宮頸腺癌與宮頸鱗狀細胞癌相比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在並用順鉑化療的重粒子線治療中,2年局部控制率達到71%,2年總生存率達到88%,取得了超過標準治療方式的效果。

3 針對子宮內膜癌的重粒子線治療

子宮內膜癌的標準治療方式是手術。對無法手術的子宮內膜癌應用重粒子線治療後,5年局部控制率達到86%,5年總生存率達到68%,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4 婦科領域(外陰、陰道、子宮)的惡性黑色素瘤

婦科領域的惡性黑色素瘤是難治性癌症和罕見癌症的代表,標準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但基本都是實施全盆腔臟器切除術,術後生活品質可能會降低。應用重粒子線治療的3年局部控制率達到50%,3年總生存率達到53%,實現了不遜色於手術的治療效果,也未發現嚴重的並發症。

針對乳房癌的重粒子線治療以1期的早期乳房癌為對象,關於重粒子線治療能否取代手術,目前正在實以下兩項臨床試驗。

重粒子線治療報告 婦科癌症:子宮內膜癌5年總生存率達到68%

1 針對60歲以上早期乳房癌患者的重粒子線治療

臨床試驗的對象是年齡為60歲以上、患浸潤性導管癌(普通型)、分子分型為Luminal A型、屬於尺寸在2cm以内的單發病竈、臨床病期為I期(T1N0M0)的患者。針對試驗對象實施了安全性已得到確認的60Gy(RBE)/4次/1周的治療。重粒子線治療結束後繼續根據乳房癌診療指南進行激素治療。

2 針對早期乳房癌的重粒子線治療

2017年10月開始實施擴大了適用範圍的新臨床試驗。試驗對象是年齡在20歲以上、患浸潤性導管癌或非浸潤性導管癌、激素接受者表達無限制、屬於尺寸為2cm以内的單發病竈、臨床病期為I期(T1N0M0)的患者(符合第一項臨床試驗的要求時,則接受前者的臨床試驗)。此試驗也根據乳房癌診療指南,在重粒子線治療結束後實施輔助治療(針對乳房的放射治療和輔助治療)。

文: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醫院婦科腫瘤科長 小此木範之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