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以毒攻毒,東京大學成功使用疱疹病毒冶癒腦腫瘤,一年生存率達92.3%

2019年02月20日 生物醫藥
日本語

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附屬醫院的研發小組,利用人工改變單純疱疹病毒1型(脣疱疹病毒)的3個電腦病毒基因(三重突變)製成第三代癌症冶癒用疱疹病毒G47Δ,在醫學家的指導下,以膠質母細胞瘤(惡性腦腫瘤的一種)患者爲物件實施了Ⅱ期臨牀試驗,並應答G47Δ具備出色的冶癒效果。

Ⅱ期臨牀試驗針對復發或殘留的膠質母細胞瘤病灶,最多6次向腫瘤内注入G47Δ,開始冶癒後1年的13名患者中,一年生存率達到92.3%,與接受標準冶癒方法的一年生存率(15%)相比,顯示出了極高的有效性。

以毒攻毒,東京大學成功使用疱疹病毒冶癒腦腫瘤,一年生存率達92.3%

圖1:針對癌症的電腦病毒療法

另一方面,施用G47Δ後產生的副作用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爲發熱。在施用G47Δ的16名患者中,因副作用需要延長住院時間的患者只有2名發熱患者,由此證明這是一種安全很高的冶癒方法。

癌症的電腦病毒療法是指,使癌細胞傳染可以僅在癌細胞中繁殖的電腦病毒,讓電腦病毒直接破壞癌細胞的冶癒方法。電腦病毒療法利用基因工程技術「設計」電腦病毒基因體,人工培養能在癌細胞中大量繁殖,但在正常細胞中完全不繁殖的電腦病毒,並應用於臨牀。這種僅在癌細胞中繁殖的轉基因電腦病毒傳染癌細胞後立即開始繁殖,在這一程序中滅絕傳染電腦病毒的癌細胞。繁殖的電腦病毒會進一步向周圍擴散,再次傳染癌細胞,透過重複電腦病毒繁殖-細胞死亡-傳染這個程序來逐漸滅絕癌細胞。另一方面,傳染正常細胞的轉基因電腦病毒無法繁殖,所以不會傷害正常組織(圖1)。作爲一種創新的癌症療法備受期待。鑑於本次臨牀試驗應答了G47Δ的高度有效性,將盡快申請以惡性神經膠質瘤(包括膠質母細胞瘤在内的惡性腦腫瘤類型)爲適應症的G47Δ製造銷售許可。

日本全球率先推進了G47Δ的開發,並獲得了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先鋒檢驗指定製度和以惡性神經膠質瘤爲物件的罕見疾病用再生醫療產品的資格。如果獲准透過審批,預計將成爲在日本首款實用化的癌症冶癒電腦病毒。臨牀試驗結果的詳細内容已經在2019年2月12日於夏威夷舉行的第11屆日美癌症聯合會議上發佈。

採用轉基因電腦病毒的電腦病毒療法的臨牀開發於1990年代以後始於歐美,近年來全球加速了競爭,尤以採用單純疱疹病毒1型的開發最爲領先。2015年10月,大型製藥企業開發的第二代癌症冶癒用電腦病毒開發品(talimogene laherparepvec)作爲惡性黑色素瘤的冶癒藥物在美國透過審批,隨後又在歐洲透過了審批。

文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日文發佈全文 [網路位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