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筑波大學發現誘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T細胞及其對病態的控制機制

2019年07月26日 生物醫藥

日本筑波大學醫學醫療系的松本功副教授、住田孝之教授和藏田泉助教等人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組新的T細胞群,能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自身抗體的促炎功能。

研究發現,關節炎動物模型的淋巴結存在大量濾泡性T細胞(Tfh17細胞),這種細胞群會在關節炎初期產生白血球介素(IL)-17,而且該細胞群的表面高度表達OX40分子。濾泡性T細胞會增加自身抗體的產生,並改變其促炎性,進行糖鏈解析後發現,IgG(免疫球蛋白G)的低口水加酸會在疾病誘導期加劇。專家們認為,這種自身抗體通過形成免疫化合物,會比關節炎治愈期間的抗體更多地釋放TNFα等細胞介素,病因性較高。通過在體內抑制OX40路徑,可使關節炎的症狀減弱,Tfh17細胞減少,在B細胞中誘導口水加酸的酶(St6gal1)出現恢復,自身抗體的口水加酸得到改善。

在解析未進行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末梢血液時發現,與骨關節炎患者相比,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體內表達OX40的Tfh17細胞更多,Tf17細胞數量與ACPA呈正相關,與漿母細胞St6gal1呈負相關。

以上結果表明,表達OX40的T細胞會負向調節自身抗體的口水加酸,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情惡化有關。

筑波大學發現誘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T細胞及其對病態的控制機制

圖:關節炎中通過OX40信號介導的Tfh17-B細胞惡化機制

淋巴結内的濾泡性T細胞(尤其是產生IL-17的Tfh17)會表達OX40,誘導B細胞向漿母細胞分化繁殖,並削弱St6gal1在細胞内的表達,同時促進大量誘導發炎性細胞介素的低口水加酸自身抗體的產生。低口水加酸自身抗體通過免疫化合物,強烈表達TNFα等細胞介素,從而誘發關節炎。

通過查明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體內發現分子水平的OX40介導口水加酸控制機制,有望開發出與直接控制細胞介素的治療法完全不同的、不會引發感染症等的自體免疫獨特性治療方法。

日文新聞發布全文

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翻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