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靈長類動物對死亡也有認識

2019年08月06日 生物醫藥

根據考古記錄,早期的人類就已經開始做一些其他靈長類動物不做的事—有意識地用土掩蓋死者。從這種簡單的事情開始,人類創造了喪葬習俗,使人類對待死亡的態度成爲了人類這個物種的一個標誌。隨着對其它生物的理解日益加深,人類發現並不是人類是唯一一個在面對死亡時會發生行為變化的物種。研究者們從認知、心理和生理方面廣泛研究了非人類動物的死亡,這也被稱爲「比較性死亡學」1*。

在對靈長類動物的「比較性死亡學」進行的第一次深入研究中,京都大學靈長類動物研究所的André Gonçalves和牛津大學的Susana Carvalho分析了200多年來關於非人靈長類動物怎樣面對同伴死亡的文獻記錄。該研究彙集了比較性死亡學所涉及的多個領域,包括考古學和心理學等,也涵蓋了殯葬活動的演化時間軸。該報告發表在「生物評論 (Biological Reviews)」上。

在野外與人工飼養程序中的相關觀察以及事實取證都可以追溯到19世紀。Gonçalves報告稱,「雖然這些早期的報告中存在擬人化的嫌疑,但這些觀察到的行為模式與如今觀察到的仍然是一致的。」 該研究團隊彙編並檢驗了240份報告的大量記錄,以實施三個主要目標:編檔歷史,收集和解釋已有資料,以及研究靈長類動物對死亡反應的演化框架。

雖然靈長類動物對死亡的某些反應經常因物種而異,但它們之間還是存在着某些共同的行為:靈長類動物會保存死去的同類免受相害作用,會將同類的屍體帶在身邊,甚至會表現出能夠被稱爲「悲傷」的情緒反應。「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表現出與死亡相關的各種行為,其中最常見的是母親將夭折的後代帶在身邊。許多因素促成了這種行為,但我們發現他們能夠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爲他們有抓住物體的能力,」 Gonçalves繼續操作說道。 「有趣的是,儘管不斷嘗試,狐猴或絹毛猴等靈長類動物並沒有表現出這種行為。所以我們認爲這是因爲它們缺乏抓握能力。」

骷髏前的猴子

圖1. 「骷髏前的猴子」,出自畫家Gabriel von Max

當成年動物死亡時,該團隊也觀察到動物的一些不同行為模式,例如保存、瞻仰屍體,以及爲屍體守夜。該團隊報告稱,這些行為可能是依戀關係的副產物。他們還推斷,這將使靈長類動物從屍體中瞭解重要資訊,也是將群體中的個體按照生死重新歸類的方式,並藉此通告群體層級結構發生的潛在變化。

此外,該團隊提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能夠隱約意識到死亡。「這不是一種要麼全有要麼全無的能力。對死亡的認識包括諸如對有生命、無生命的區分,或感官上對生存、死亡個體的區別對待,」 Gonçalves解釋說。 「人類在3歲之後才能意識到死亡概念。我們可以推斷出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也具有對死亡某些方面的意識,但到目前爲止,只有人類才能將其概念化。」雖然一些事實表明,類人猿可能確實有像人類一樣的對待死亡的概念,但Gonçalves和Carvalho表示這種假說仍需在實驗中驗證。

該團隊打算將這一發現應用到關於比較性死亡學的進一步研究之中,並希望其他科學家也能探索不同的研究途徑以揭示人類獨特的死亡觀。

[用語註解]

1* 比較性死亡學
死亡學,即對死亡的科學研究,是一門綜合了生命科學、醫學、法律醫學專家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交叉學科,專門研究個體生命的終結。儘管一些定義將死亡學侷限於對人類的研究,但長期以來人們也一直關注死亡對其它物種的情緒和行為的影響。很明顯,並非人類死亡學的所有方面都適用於對其他物種的死亡反應的研究。

參考文獻:
Biological Reviews
https://doi.org/10.1111/brv.12512
「Death among primates: a critical review of non‐human primate interactions towards their dead and dying.」

英文新聞發佈全文

供稿 鍾維
編輯修改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