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畿大學醫學部内科學教室(消化器内科部門)的主任教授工藤正俊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針對以前無法治療的多發性及大型肝癌進展期的患者,開發出了先使用分子靶向藥物樂伐替尼(衛材公司),再應用肝動脈化學栓塞療法(TACE)的全新治療方法(LEN-TACE sequential治療),並全球首次證明,與1970年代確立的標準治療方法TACE相比,能將生存時間延長近2倍。
另外有報告顯示,使用該方法後,近20%的患者體內的肝癌細胞全部消失,得到了徹底治癒,目前也沒有再採取其他治療手段,治療效果非常好。這項臨床研究於2008年至2018年間作為多設施共同臨床研究在8所設施内實施,其中日本國内7所,香港1所。
相關論文已於2019年7月31日發表在腫瘤學領域的專業期刊《Cancers》的網路版。

圖:接受LEN-TACE sequential治療的患者與僅接受TACE治療的患者的生存時間比較
肝癌是難治性癌症之一,在日本人的癌症死亡原因中排第5位,目前在日本每年仍會造成約2.8萬人死亡。肝癌主要分為5期,分別為(1)早期肝癌(3cm以下,3種以下)、(2)少數多發·中型肝癌(中等早期)、(3)全肝多發·大型肝癌(中等進展期)、(4)進展期肝癌(出現脈管浸潤和遠處轉移)、(5)晚期肝癌。
(1)早期肝癌已確立的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和射頻法,(2)少數多發·中型肝癌(早期)以TACE為標準治療方法。另外(4)出現脈管浸潤和遠處轉移的進展期肝癌的標準治療方法是分子靶向藥物,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在積極實施臨床試驗。
但針對患者數量最多的(3)全肝多發·大型肝癌,1970年代開發的標準治療方法——TACE效果不佳,病情會反復複發,最終將發展成進展期和晚期癌症,雖然(3)是非常重要的階段,但一直沒有確立針對這個階段的肝癌的標準治療方法。因此,開發治療該階段肝癌的方法成為全球肝癌治療醫生的當務之急,長期以來一直是最大的課題,但至今仍是一個未解決的領域。
在此次的研究中,研究小組將平時隻針對進展期肝癌使用的分子靶向藥物樂伐替尼作為初期治療方法應用於該階段的肝癌治療,確認具有以下效果:(1)可以誘導腫瘤縮小和壞死;(2)儘管腫瘤血管有粗有細,發生變形,但能將血管直徑恢復到正常血管尺寸;(3)可以使後期追加的抗癌藥物和栓塞物質均勻分布到腫瘤内,此外,還證明了(4)通過在分子靶向藥物出現最佳效果時追加應用TACE,可能會抑制TACE後誘導的血管新生因子(能引起腫瘤繁殖和浸潤轉移的因子),從而防止複發和轉移。
研究證明,為這一階段的肝癌患者使用分子靶向藥物樂伐替尼後再追加應用TACE的LEN-TACE sequential治療方法,與僅利用TACE單獨進行治療相比,能將患者的生存時間延長近2倍左右。另外還發現,可將死亡風險降低約52%。
這種新的治療方法被證明能延長生存時間,預計會大大改變全球的肝癌治療體系,可能會被定位為新的標準治療方法。
■論文題目:
Lenvatinib as an Initi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eyond up-to-seven Criteria and Child-Pugh A Liver Function:A Proof-of-Concept Study
發表期刊:《Cancers》(IF:6.162)
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翻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