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艾滋病動向委員會於2019年8月29日正式發布《2018年艾滋病年間報告(確定值)》。報告顯示,日本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報告總數從2016年來連續第二年持續下降[1]。2018年全年,日本報告HIV新感染者及艾滋病新確診者共計報告1317人,較2017年的1389人下降72人,2016年時達到1448人。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間,全日本共報告新發現HIV感染者940人(17年976人,16年1011人),新確診的艾滋病患者377人(17年413人,16年437人),分別比前年減少36例(圖1)。

圖1:日本歷年新增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統計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資料製作)
從感染途徑上看,性行為為主要傳播途徑,佔7成以上,其中又以男性同性間性行為佔比最高。2018年中共有875例新報告是由於同性戀間的性行為所致,較上年減少60例;其中HIV新感染者670例,佔所有新感染者的71%;艾滋病新確診者中緣於同性間性接觸的205例,佔所有新確診者的54%。異性間性行為導致的新報告數246例,較2017年下降2例;其中HIV新感染者157例,佔所有新感染者的17%;艾滋病新確診者89例,佔所有新確診患者的24%。靜脈注射藥物報告2例,皆為艾滋病新確診者;母嬰傳播導致新感染報告1例。
從年齡層次上看,新感染者和確診者中,三十多歲年齡段最多,為409人;二十多歲年齡段的有350人。新感染者中,20歲到40歲人群佔比最多;新確診的艾滋病患者則40歲以上數量最多。
從國籍上看,報告中日本人為1143例,較上年下降50例;外國人佔174例,較上年下降22例。
從東京都區域來看,2018年共有報告數422件(2017年464件),其中新發現HIV感染者351例(較前年減少16例),新增艾滋病確診者71例(較前年減少26例)(圖2)。通過性接觸傳播的佔87.9%,其中男性同性間傳播74.4%;新增HIV感染者中二十歲到三十歲間佔67.8%,艾滋病確診者中三十歲到四十歲間佔59.2%。

圖2:東京都近十年間新增艾滋病情況 (東京都福祉保健局製)
艾滋病,全稱為愛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類免疫不全症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後導致的傳染病,屬於一類可預防性的傳播疾病。HIV主要通過性行為中體液直接傳播[2]。因此對未感染者來說採取積極預防措施,對可能已感染者來說暴露後儘早檢查確認並儘早進行阻斷治療,都會極大有助於降低擴大化感染和進一步社會性的傳播。雖然目前艾滋病仍未有完全治癒的方法,但在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已變成了一種隻需長期治療的慢性病。
2018年,全日本境内由捐血導致感染的每十萬人中陽性數統計比例也相對前年也有所下降。過去一年間,到日本各級保健所等進行HIV抗體檢查共計130,759件,諮詢127,830件。為了預防通過血液製品等途徑導致的HIV感染,厚生勞動省呼籲民眾一旦有任何疑慮,盡快到附近的保健所積極參加利用包含性傳染病在内的免費、匿名的相關檢查。新確診的患者數仍然佔到所有新報告數的三成左右。厚生勞動省希望各地方政府繼續根據艾滋病預防指針,積極推進便利、友好型的諮詢檢查系統。
從世界範圍來看,根據聯合國艾滋病規畫署(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 and AIDS,UNAIDS)最近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新增HIV感染者170萬人,77萬人死於艾滋病相關疾病(圖3)。自艾滋病發現以來,全球約共有7千5百萬人確認感染,3千2百萬人因此喪生。近些年全球新增HIV感染報告持續下降,從2010年以來已經減少16%。

圖3:全球歷年新增HIV感染數統計 (圖/UNAIDS官網)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王斌2018年11月23日在北京新聞發布會上宣佈,據中國疾控中心、聯合國艾滋病規畫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估,截至2018年底,中國估計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約125萬。預估年新發感染者8萬例左右,全人群感染率約為千分之一,性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2017年報告感染者中經異性傳播佔比為69.6%,男性同性傳播為25.5%。從2011到2017年,中國艾滋病發病數增長率約為180%。2011年到2015年,大陸15~24歲大中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淨年均增長率達35%,其中65%的學生感染發生在18~22歲的大學期間。
供稿 宋傑 東京大學博士
編輯修改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鏈結:
1. 艾滋動向委員會官方報告
2. 客觀日本:艾滋病日,來看看中日艾滋病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