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築波大學的副教授大庭良介與弘前大學的副教授日比野愛子透過計量學方法,在生命科學與醫科學研究領域查清了新科學成果及諾貝爾獎級研究成果的部分誕生程序,即①新課題會有70%催生出新的新課題,②諾貝爾獎級研究課題有70%以上則是獨立誕生的。
查清新興科學技術的誕生原理對促進科技隊形變換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不僅能爲科技政策和產業投資做貢獻,對進一步瞭解科學史及科學社會學領域也很重要。
該研究小組以生命科學與醫科學領域最大規模的文獻資料庫「PubMed (Medline)」中收藏的所有論文資料爲物件,開發了確定新課題的獨特方法,並定量記述了近半個世紀的新課題研究動向。以此爲基礎,成功查清了新課題的誕生程序。這項研究成果將在科技政策制定、研究經費分配及科學社會學的實證科學隊形變換程序研究等領域發揮作用。
圖:生命科學與醫科學領域的新課題(Emerging Topic, ET)誕生程序(圖中的小寫字母a~o表示研究課題的要素,大寫字母A和B表示突然出現的要素,ETα~ETζ表示單獨的新課題。)
每個新課題都是由現象、疾病、程序、物質名稱、基因、物種、解剖部位、技術、器件等多種要素構成(例如,理論假說時期I的新課題ETα是由要素a、b、c構成的)。各時期的新課題和構成新課題的要素是有限的(佔整體的10%左右)。
新課題透過獲取或釋放要素來形成新的新課題。例如,理論假說期I的新課題ETα透過釋放要素b和c,並新獲取要素d和e;理論假說期II成爲新的新課題ETβ;釋放的要素c透過新獲取要素g,在理論假說期II形成了新課題ETγ。
在理論假說期II,突然出現的新要素A獲取要素i並形成了新的新課題ETδ(這種模式在諾貝爾獎級的研究課題中比較多)。過了萌芽期後成熟穩定下來的課題便不再是新課題。理論假說期II中的ETδ在理論假說期III變得成熟,就不再是新課題。
新課題的要素經常會再次參與創造新課題,例如,理論假說期II的ETβ在理論假說期III透過再次獲取要素b,形成了新的新課題ETε。隨着新課題的研究取得進展,還會突然出現新的要素,形成新的新課題。例如,理論假說期II的新課題ETγ在理論假說期III突然產生要素B,形成了新的新課題ETζ。很多研究要素(圖中的f、h、j、k、l、m、n、o)都與新課題的誕生無關。
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翻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