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4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加藤勝信大臣召集了以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所長脅田隆字等為首的14人專家會議,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對策向日本政府提出了專家見解,指出目前的首要目標是儘量拖延感染峰值的到來,並在峰值到來之前增強醫療機構的能力。全文翻譯如下:

日本厚生勞動省公開的新型冠狀病毒對策的基本目的
1.前言
本次專家會議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對策,從醫學專業的角度為政府提供了適宜的建議。
我們目前正在與很難完全防止感染的病毒做鬥爭。這種病毒要做到完全防止每一個人感染是不可能的。
但是,抑制感染擴大的速度是可能的。為此,未來1-2周正處於是感染迅速擴大,還是能夠收斂的關鍵時期。假如感染快速擴大,患者數量出現放大性增加,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升高,有可能出現醫療系統的崩潰,以及社會和經濟活動的深度混亂。
今後應採取對策的最大目標是,抑制感染擴大的速度,儘可能減少重症患者的出現和死亡數量。
作為專家,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直接告訴市民我們根據目前已經明確的資訊對現狀進行了怎樣的分析,擁有何種看法,為此彙總了這份「見解」。另外,這份「見解」的内容只是目前的見解,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變化。
2.對日本國内感染情況的評估
2019年12月上旬,中國武漢正式報告了首例感染者,但武漢封城的時間為2020年1月23日。因此,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武漢與日本之間有過大量的人員往來,其中就有感染了病毒的人員。
目前日本國内已有多個地區出現不清楚是在何時何地被誰感染的病例,國内的感染處於可能迅速擴大的狀況。因此,無論是否曾前往過中國部分地區,都需要更進一步加強警戒。
關於這個病毒的特點,我們目前認為,會增大感染擴大風險的環境是人與人面對面的近距離接觸(伸手能夠觸及對方的距離)、對話持續一定時間以上、處於很多人之間的狀態。我們最為擔心的是在這種環境下,一個人感染很多人的事態,在多種場合連續不斷地出現。
3.目前已經明確的事實
(1)感染者的情況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大多數沒有症狀或者症狀較輕,也有已經復健的人。
分析日本國内的病例可以發現,很多人出現持續1周左右的發燒和呼吸道症狀,很多人表示有強烈的疲倦感。
但是,也有一部分病例出現了嚴重的肺炎症狀,需要使用人工呼吸機進行重症治療,住院時間也比季節性流感要長的情況。截至目前的調查顯示,老年人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病情加重的風險較高。
(2)關於感染途徑等
目前已經明確的感染途徑以咳嗽和打噴嚏等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染為主。我們認為還沒有發生空氣傳染。但無法否認存在例外,比如至近距離距離面對面,即使沒有咳嗽和打噴嚏等,也無法否定感染的可能性。
傳染性與重症與否未必相關,已有無症狀和輕症的人感染了他人的案例。這讓預防該病毒的感染變得極為困難。
(3)關於PCR檢測
PCR檢測目前還是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唯一方法,有必要在需要的場合合理進行。
面對感染在日本國内擴大的現狀,從預防感染的政策角度來看,為所有人實施PCR檢測並非對抗這種病毒的有效對策。另外,雖然產官學各界已經在發奮努力,但受設備和人員的限制,也無法為所有人實施PCR檢測。為做好對應感染的迅速擴大,需要將有限的PCR檢測資源集中用於有重症化風險的患者。
另外,目前正在大力開發快速診斷試劑盒。
(4)醫療機構的情況
以東京首都圈為中心的很多醫療機構的傳染病病牀已被用來接收鑽石公主號遊輪的患者。如果擔心感染的大量人員湧入醫療機構,可能會導致醫療系統的混亂。另外,醫療機構變為導致感染迅速擴大的場所也不無可能。
4.希望大家配合的事情
我們認為,未來1~2周將是國内的感染是否會急速擴大的關鍵時期。因此,作為市民必須做好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
尤其是出現感冒和發熱等輕微症狀時,不要外出,請在家中療養。不過,如果出現以下症狀,一定不要硬撐,請立即聯繫各都道府縣設置的「回國者和接觸者諮詢中心」。
● 感冒症狀以及37.5°C以上的發燒持續4天以上(包括不連續服用退燒藥就不退燒的情況)
● 有強烈的疲倦感和呼吸困難症狀
※ 老年人和患有基礎疾病等的人,上述狀態持續2天左右就需要諮詢
另外,沒有症狀的人也需要調整自己每天的行動模式,儘量避免前往與他人面對面近距離接觸(伸手觸及對方的距離),對話不要持續一定時間以上,避開處於很多人中間的環境。雖然沒有症狀也存在感染的可能性,但請不要因為擔心就立即前往醫療機構就診。為避免醫務人員和病人感染病毒,以及避免醫療機構負擔過重,請每個人都多加留意。
教育機構和企業等在預防感染迅速擴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請根據各自的業務特點予以配合,儘可能改變會議和活動的方式,比如採取錯峯出行,遠程辦公,舉行線上會議等方式。
中文 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