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4月16日就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發佈了兩份報告,一份是關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擴大的檢測和追蹤情況,另一份是關於利用數位技術追蹤對個人隱私的影響。報告中指出了各國應該解決的諸多問題。另外,從報告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大規模檢測和追蹤方面的措施明顯落後於其他OECD成員國和夥伴國。
報告中指出,旨在抑制電腦病毒擴散的大規模檢測和對大部分傳染者進行追蹤調查,是預防發生新傳染的非常重要的措施,同時還強調,PCR檢測是應答傳染者的有效手段。因此報告中表示,各國政府需要大幅提高檢測能力,並設法採取對濃厚接觸者進行追蹤調查以及隔離疑似傳染者的嚴格措施。
作爲徹底實施這種檢測和追蹤戰略的國家,報告中詳細介紹了韓國和新加坡的做法。據介紹,截至4月6日,韓國的PCR檢測率已達到千分之十。在人口爲5,000萬以上的國家中僅次於德國和意大利。韓國設置了600多處無需下車就可以接受檢測的得來速(Drive-through)檢測中心。其中包括醫務人員可以從類似於透明電話術亭一樣的檢測倉中將棉棒伸入被檢測者的鼻腔或咽喉處採集樣本的檢測中心。
檢測結果呈陽性的人會透過手機自動記錄其位置,因此幾乎能對所有人進行追蹤。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爲電話術公司要求所有客戶提供姓名和身分證號。韓國還在公共場所設置了100多萬臺用來調查傳染者接觸過人員的監督攝影頭。韓國是全球無現金交易比例最高的國家,無現金交易記錄也被用於追蹤。
報告中還詳細介紹了新加坡的措施,新加坡也實施了強有力的檢測和追蹤對策,在沒有嚴重影響國民日常生活的情況下,抑制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作爲一個擁有570萬人口的國家,新加坡每天能爲2,200人實施PCR檢測。與韓國一樣,不僅是醫院,同樣也設置了得來速檢測中心。追蹤傳染者接觸過的人員的工作由公衆衛生部門、軍隊和警察聯合進行。關於追蹤方法,被確定爲接觸者的人與傳染者一樣,除了來自監督攝影頭等的可視資料外,還會直接詢問7天内的行動履歷。包括調查收據和銀行卡給付資訊等。
OECD的報告中還貼出了一張圖,顯示截至4月15日各國每1,000人中有多少人接受過PCR檢測。從中可以瞭解大部分OECD成員國的PCR檢測數量。日本每1,000人中只有1.1人接受過檢測,僅高於墨西哥的0.2人。與韓國的10.4人相比,少了一位數,也遠遠低於OECD成員國的平均值15.2人。與出現大量傳染者的歐美各國相比差距也非常明顯,意大利爲18.2人,德國爲17.0人,美國爲9.3人,法國爲5.1人,英國爲4.5人。
OECD成員國的PCR檢測人數(截至4月15日,1,000人單位)
圖片取自OECD報告
報告指出:「爲疑似傳染者進行檢測並追蹤傳染者和接觸者的有效戰略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透過追蹤70~90%的接觸者,並在檢測確診後對其進行隔離,可降低‘第二波’疫情放大的風險。因此,各國需要提高檢測能力」。
另一方面,作爲強化新型冠狀病毒戰略面臨的重要問題,報告中特別提到了個人隱私。「作爲創新方法,採用了數位技術,尤其是行程和生物識別技術,獲得了追蹤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寶貴資訊」。在給出上述評價的同時,報告中還提醒稱,這種方法會對個人隱私和資料保護產生各種影響。
報告中給出瞭解決對策:「爲平衡與個人資料的收集、處理和共用有關的優點和風險,需要在檢測和追蹤戰略中增加完全透明且負解釋責任的個人隱私保存措施。資料應該只在必要期間爲達到特定目的而保存」。
日本的PCR檢測數量少是從一開始就可以預料到的。日本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症對策本部」(本部長:安倍晉三首相)下屬的「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症對策專家會議」在2月24日發佈的見解中明言:「受設備和人員侷限,無法爲所有人實施PCR檢測」。4月17日舉行記者發佈會的日本醫師會會長橫倉義武也透露了日本的檢測人員和資材都嚴重不足的狀況。
橫倉會長透露,日本由於檢測人員採集樣本時所需的N95口罩等傳染防護資材不足,無法大量採集樣本。另外作爲檢測視窗的保健所和保健所職員的數量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削減狀態,對此他反省道:
「我認爲,我們醫學家和政府都應該擁有隨時準備應付傳染病的危機意識。」
作爲今後的新型冠狀病毒對策,報告中還提到了實施抗體檢測的必要性。應答產生抗體的人可以被認爲已透過之前的傳染產生免疫,可以安全復工。另外,還可以透過大量人員的抗體檢測結果,獲得預測疫情未來隊形變換的資訊。報告中列舉了這些優點,同時指出,爲大規模實施抗體檢測,需要開發檢測試劑盒並應答其性能。
日文:小岩井忠道(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相關鏈結】
OECD「Testing for COVID-19: A way to lift confinement restrictions」
OECD「Tracking and tracing COVID: Protecting privacy and data while using apps and bio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