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東北大學研究生院醫學系研究科的山谷睦雄教授等人的研究團隊發現,常用的呼吸系統疾病吸入劑可抑制感冒冠狀病毒的增殖和發炎誘導物質的釋放。研究發現,在呼吸系統疾病吸入劑中,支氣管擴張劑通過減少細胞表面的病毒顆粒接受者來抑制病毒吸附,另外,通過抑制病毒顆粒進入細胞内所需的結構(酸性内體)的數量來最終抑制病毒增殖。此外,對於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氣管氣喘惡化的致炎物質,呼吸系統疾病吸入劑還能抑制其釋放。

研究團隊使人源呼吸系統培養細胞(氣道上皮細胞)感染感冒冠狀病毒(HCOV-229E),並調查了呼吸系統疾病吸入劑抑制病毒增殖(釋放量)的效果(圖1)。調查發現,向細胞中添加支氣管擴張劑(毒蕈鹼接受者對抗劑、β2腎上腺素接受者促效劑)後,感冒冠狀病毒的釋放量減少;添加β2腎上腺素接受者促效劑時,感冒冠狀病毒吸附於細胞所需的細胞表面接受者的量減少(圖2);添加支氣管擴張劑後,從細胞内釋放病毒基因所需的結構體(酸性内體)減少(圖3)。這些結果表明,接受者及酸性内體的減少與病毒釋放量的減少有關。另外,向細胞中添加支氣管擴張劑或吸入類固醇後,誘發發炎物質的釋放量減少(圖4)。

圖1:在呼吸系統疾病治療藥中,抑制感冒冠狀病毒釋放量(增殖)的格隆銨(Glycopyrronium,毒蕈鹼接受者對抗劑)和福莫特羅(β2腎上腺素接受者促效劑)能顯著減少病毒釋放量。

圖2:呼吸系統疾病治療藥減少感冒冠狀病毒接受者數量的效果,福莫特羅(β2腎上腺素接受者促效劑)顯著減少病毒接受者數量。

圖3:呼吸系統疾病治療藥減少酸性内體數量的效果。格隆銨(毒蕈鹼接受者對抗劑)和福莫特羅(β2腎上腺素接受者促效劑)顯著減少酸性内體的數量。

圖4:呼吸系統疾病治療藥抑制致炎物質釋放的效果。格隆銨(毒蕈鹼接受者對抗劑)、福莫特羅(β2腎上腺素接受者促效劑)、布地奈德(吸入類固醇)顯著減少致炎物質的釋放。
此次的研究結果表明,用來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氣管氣喘的支氣管擴張劑及吸入類固醇可減少感冒冠狀病毒的增殖和釋放,抑制誘發發炎物質的釋放。對於感染感冒冠狀病毒的患者,呼吸系統疾病吸入劑的這些效果應該有助於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氣管氣喘惡化。
論文資訊
題目:Inhibitory effects of glycopyrronium, formoterol and budesonide on coronavirusHCoV-229E replication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by primary cultures of human nasal and tracheal epithelial cells.
期刊:Respiratory Investigation
DOI: 10.1016/j.resinv.2019.12.005
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