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正在全球蔓延,已成爲嚴重的公衆衛生問題。要想防止其傳染擴大,利用消毒液滅活電腦病毒至關重要,但令人擔憂的是,在目前這種大流行的情況下,對新冠電腦病毒有效的酒精消毒液出現了短缺現象。
日本帶廣畜產大學的小川晴子教授和武田洋平特任助教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與日本ACT公司合作,證明該公司生產的無鹽型次氯酸水能在短時間内對新冠電腦病毒表現出蠻力的電腦病毒滅活性。另外還發現,這種次氯酸水的電腦病毒滅活性與溶液的pH值無關,而是取決於其中所含的遊離氯的濃度。該成果表明,次氯酸水可以像酒精消毒液一樣作爲針對新冠電腦病毒的消毒液使用。
研究背景
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已構成全球大流行。之後疫情持續擴大,截至2020年5月18日,全球傳染人數已達到471萬人,共造成31多萬人死亡。在這種危機狀況下,能夠便利使用而且有效的電腦病毒傳染防禦對策之一就是利用消毒液滅活電腦病毒。
酒精消毒液能有效滅活新冠電腦病毒已得到科學證明,但在長期大流行的情況下,酒精消毒液開始供貨不足。因此,作爲可代替酒精的候選消毒液,研究團隊着眼於已有報告對多種病原體有滅活效果的次氯酸水。
本次研究評估了利用ACT公司生產的三室型電解裝置Clean Fine製作的無鹽型次氯酸水Clean Refre對新冠電腦病毒的滅活效果。這種無鹽型次氯酸水的特點是,消毒效果的持續時間比含鹽型更長。
研究内容與結果
研究團隊首先評估了次氯酸水(酸性電解水: EW)對新冠電腦病毒的滅活性。利用的是pH爲2.5、所含遊離有效氯(FAC)濃度爲74mg/L的EW。該實驗以1:9的比例混合電腦病毒液和EW,使其在室溫下反應1分鐘,然後利用TCID50法計算了電腦病毒滴度(即「具有傳染性的殘餘電腦病毒量」)。作爲與EW的對比,設置了將不具備電腦病毒滅活性的無菌蒸餾水(DDW)與電腦病毒液混合的對照組。實驗結果顯示,EW在1分鐘的反應時間内滅活了99.99%以上的電腦病毒,具備傳染性的殘餘電腦病毒量低於檢測下限(圖1)。
接下來,研究團隊評估了EW的電腦病毒滅活性是否取決於溶液的酸性pH。在該實驗中,除中性磷酸鹽環域分析液(PBS)和EW外,還透過添加鹽酸將PBS的pH調節爲酸性並與電腦病毒液進行混合,評估了反應1分鐘後的殘餘電腦病毒量。實驗結果顯示,在1分鐘的反應時間内,僅單純降低pH值的酸性PBS完全沒有滅活電腦病毒。這表明,EW的電腦病毒滅活性與溶液的pH值無關(圖2)。
隨後,研究團隊又評估了EW中含有的FAC的濃度對電腦病毒滅活性的影響。該實驗使剛利用電解裝置製作出來的含高濃度FAC的EW,以及製作後在室溫下於無蓋容器中静置17天、降低了FAC濃度的EW分別與電腦病毒液混合,評估了反應1分鐘後的殘餘電腦病毒量。實驗結果顯示,EW的電腦病毒滅活性會隨着含有的FAC濃度降低而降低(圖3)。
除上述結果外還應答,對於含大量蛋白質的電腦病毒液,少量EW無法完全滅活電腦病毒,而利用足夠量的EW則可以將電腦病毒滅活至檢測下限以下(圖4)。
總結
該研究表明,次氯酸水可根據含有的FAC的濃度短時間内蠻力滅活新冠電腦病毒。但同時也發現,長時間以未封存狀態置於室溫下,氯濃度降低的次氯酸水的電腦病毒滅活性會下降,另外,要想滅活富含蛋白質的電腦病毒液,需要使用足夠量的次氯酸水。
此次研究證明了次氯酸水作爲新冠電腦病毒消毒液的有用性。要想維持併發揮有效的消毒作用,需要採取以下對策:(1)妥善保存(建議密封存放在陰涼處),而且不要使用存放時間過長的產品;(2)使用時確保足夠的用量;(3)對極髒的位置和手指進行消毒時,利用次氯酸水反復擦拭並清洗等。本研究使用的無鹽型次氯酸水透過妥善保管能長時間保持活性,因此製作後可以供應給外地使用,有望爲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進一步蔓延做出貢獻。
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