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京大學醫學部神經内科學講座的主任教授園生雅弘和臨牀助手神林隆道,與札幌醫科大學醫學部附屬前緣醫學研究所基因體醫科學部門的講師井戶川雅史、岐阜大學研究生院醫學系研究科腦神經内科學領域的教授下畑享良,以及大阪醫科大學醫學部化學教室的教授林秀行等人進行聯合研究,利用公開資料證明,成功遏制住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症(COVID-19)的主要原因是保持社交距離,針對普通公衆廣泛實施PCR檢測的貢獻比較小。
有觀點主張,爲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症(COVID-19)的流行,因應民衆實施廣泛的PCR檢測,然而關於遏制COVID-19與PCR檢測率之間有何關係,此前並沒有研究報告。
園生教授等人的研究團隊利用網上的公開資料,針對截至2020年5月16傳染人數超過1,000人的90個國家,調查了遏制COVID-19的成功率(用透過軌跡分析獲得的1周内的傳染人數最新值除以過去的最大值)與人口PCR檢測率以及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間的關係。
採用GDP作爲解釋變量是因爲,研究團隊假定GDP與社交距離的遵守度有關。
結果顯示,COVID-19的成功遏制與PCR檢測率和GDP均顯著相關,但實施多元回歸分析後,PCR檢測率的貢獻消失,可以只用GDP解釋遏制成功率。從各國來看,在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這三個東南亞鄰國,檢測率越低(按上述順序,泰國最低)遏制越成功,與設想完全相反。這可能與泰國在早期進行徹底封鎖,而新加坡直到2020年4月上旬才建議普通公衆戴口罩,以及外國勞動人口密集有關。
日本一直被批評PCR檢測率過低(0.19%),但與檢測率達到2~7%的歐美主要國家相比,在最新的遏制成功率方面,日本並不遜色於歐美的「優等生」國家(法國、西班牙、德國、意大利),情況遠遠好於英國、美國和瑞典等。
遏制成功率與PCR檢測率、人均GDP的關係
左:遏制成功率與PCR檢測率
檢測率全球最高的冰島,遏制成功率也是全球最高的,但檢測率位居全球第二和第三的UAE和巴林則完全沒有成功遏制住疫情。
右:遏制成功率與人均GDP
海灣國家的GDP比較高,但沒有遏制住疫情。同一區域還有瑞典,該國以「寬鬆」抗疫而聞名。
以上結果表明,成功遏制COVID-19的主要原因是保持社交距離,針對民衆廣泛實施PCR檢測其貢獻並不大。PCR檢測當然是重要且有用的檢測手段,必須建立當醫學家判斷認爲需要檢測時,能立即進行檢測的體制,以臨牀病徵確診疑似病例、預防和遏制院内傳染、儘可能確定和遏制聚集性傳染的方針是有效的,以其爲目而實施的PCRX檢測標準,在抑制COVID-19方面基本可以認爲沒有問題。
論文資訊
題目:Correlation between PCR Examination Rate among the Population and the Containment of Pandemic of COVID-19
期刊:medRxiv
DOI:10.1101/2020.05.13.20100982v2
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