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築波大學等組成的國際聯合研究團隊宣佈,在兵庫縣丹波市的白堊紀早期地層中發現了全球最小的恐龍蛋化石。研究團隊判斷該化石屬於新種恐龍,並將其命名爲「ヒメウーリサス・ムラカミイ(Himeoolithus murakamii)」。丹波市是世界上發現這一時期的恐龍蛋化石種類最多的地區,有望爲今後的恐龍研究做出貢獻。
發掘出來的Himeoolithus murakamii。右圖用白線畫出了恐龍蛋的輪廓,塗黑部分爲蛋殼(圖片由築波大學和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提供)
研究團隊於2019年1~3月在丹波市山南町約1億1000萬年前的地層實施了大規模發掘調查。包括2015年以後的試掘在内,共發現4顆恐龍蛋化石,約1300塊蛋殼化石。其中有一顆長4.5釐米、寬2釐米、跟鵪鶉蛋差不多的細長形狀恐龍蛋,根據結構特徵判斷其屬於新種。由於無法立即查清產蛋恐龍的種類,因此研究團隊將其獨立於骨骼化石分類,並命名了學名。
Himeoolithus murakamii的Hime意爲小巧可愛,oolithus是恐龍蛋化石的希臘語,murakami是在當地發現日本國内最大恐龍化石「丹波龍」的村上茂的日語發音。
研究團隊根據蛋殼的細微特徵判斷,Himeoolithus murakamii的產蛋恐龍與大型肉食恐龍暴龍等同屬於獸腳類恐龍,是一種與鳥極爲相近的種類。估計這種恐龍長有翅膀,全身被羽毛覆蓋。根據恐龍蛋化石的大小估算,恐龍的體重將近2公斤。由於密集地發現了恐龍蛋和大量蛋殼等,發掘現場被認爲是巢穴遺蹟。
Himeoolithus murakamii(綠色爲恐龍蛋)與營巢恐龍的復原圖。左邊的人是作爲對比而轉列的(提供:長手彩夏)
此次調查發現的恐龍蛋和蛋殼可分爲4種,均爲獸腳類。除Himeoolithus murakamii外,還發現了另一個新種,命名爲「Subtiliolithus hyogoensis」。截至目前,丹波市已發現6種白堊紀早期的恐龍蛋化石。超過了西班牙特魯埃爾省的5種,成爲世界上發現這一時期的恐龍蛋化石種類最多的地區。
築波大學生命環境系的田中康平助教(古脊椎動物學)表示:「小型恐龍化石的骨骼容易被破壞,很難留存下來,但恐龍蛋比較堅硬,容易留存,是開展研究的重要線索。發現多種恐龍蛋化石說明此地曾經生活着多種類型的恐龍,可以瞭解都有什麼恐龍。日本應該還有很多尚未發現的恐龍化石」。
研究團隊的成員除築波大學外,還有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三田市)、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以及加拿大皇家泰瑞爾古生物博物館等。相關研究成果已於6月19日發佈在白堊紀研究領域的國際專業期刊《Cretaceous Research》的電子版上,築波大學等於6月23日發表。基於此次的成果,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將在8月底之前展示這些化石。
日文:JST Science Portal編輯部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