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新型肺炎】勿對疫苗期望過高,以免隻求速度不重質量

2020年10月12日 生物醫藥

認為只要出現疫苗就不會感染新冠病毒的想法似乎為時過早。各國的疫苗開發競爭摻雜著政治因素,在這種情況下,一味追求速度而不注重質量的實用化,可能會開啟「潘多拉的魔盒」。

9月中旬,一位幫助日本政府研究新冠病毒對策的分科會成員這樣告訴筆者:「現階段對疫苗沒有期待。但國家確保疫苗供應完全是政治考量。關於對錯專家沒有插嘴的餘地。」

日本政府已與英國阿斯利康公司和美國輝瑞公司達成協議,疫苗上市後將從這兩家公司採購數量基本能滿足全體國民使用的疫苗。另外日本政府還在與美國Moderna公司談判。採購費用總額超過6000億日元。而該專家認為,日本政府做出這個判斷為時尚早。

從分科會8月下旬整理的「疫苗接種建議」中可以看出專家們對疫苗的謹慎態度。建議中提醒稱,「安全性和有效性還存在很多未知數」、「預防感染和抑制發病的效果需要今後進一步評估」。

說到疫苗的預防接種,一般人都會認為就像字面意思一樣,接種後便不會感染病毒。但新冠病毒疫苗即使投入使用,最初也只能預防重症化,能否預防感染和發病則是另外一回事。

此次,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對新冠疫苗設定了比較低的審批標準,有效率達到50%即可通過審批。也就是說兩個人中只有一個人能見效,而且不保證一定能預防感染。

title

在於美國國内實施的臨床試驗中接種新冠病毒候選疫苗的志願者(路透社/共同社)

疫苗的安全性方面也很令人擔心。9月上旬,阿斯利康的疫苗臨床試驗在最終階段暫停,是因為發現了疑似副作用的病例。雖然獨立委員會審查了安全性數據,但沒有公佈詳細内容就重啟了臨床試驗。

2016年,菲律賓政府於全球率先引進的登革熱疫苗在接種後接連出現兒童感染病毒死亡的例子,被認為發生了名為ADE(抗體依賴性感染增強)的現象。關於此次新冠病毒抗體也存在很多未知數,很多人擔心也會出現這種副作用。

如果在時機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就大範圍接種疫苗,萬一損害健康,就會發展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可能會導致人們以後都忌諱疫苗。

幸運的是,與「第一波疫情」相比,日本「第二波疫情」的重症化患者人數和死亡人數都比較少,因為被感染的主要是20多歲和30多歲的年輕人。

還有很多人是輕症或者沒有症狀。雖然政府正考慮為所有希望接種疫苗的國民免費接種,但也許會被迫重新考慮,比如是否有必要為年輕人接種等。初期面世的疫苗如果使用不當,會將新冠疫情變成一場更嚴重的災難。

日文:矢野壽彥,《日經產業新聞》編輯委員,2020年10月2日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