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獲諾貝爾化學獎的基因體編輯技術,專利紛爭未了,商業應用存風險

2020年10月26日 生物醫藥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獎成果是可以自由剪切基因的基因修飾技術「基因體編輯」。預計該技術能在醫療和農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此次獲獎被認爲是理所當然的結果。不過,美國知名大學一直在圍繞這項技術的專利打官司,此前還有觀點認爲,要在糾紛解決之後才可能獲獎。隨着此次獲獎,該技術在科學方面的評價已經得到肯定,但商業應用的前景尚不明朗。

title

獲得諾貝爾獎的「CRISPR-Cas 9」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珍妮弗·道德納(Jennifer Doudna)教授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傳染生物學研究所的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2012年開發的,由於精度比以往的技術高,更易於使用,很快便得到了全球研究人員的應用。

雖然兩位教授在研究方面領先一步,但申請專利時卻發生了意外。美國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共同營運的布羅德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張鋒等人也申請了CRISPR-Cas 9的基礎專利,並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專利還處於檢驗階段的2014年率先在美國獲得了專利。布羅德研究所將用途等比縮小爲動植物的「真核細胞」,利用了快速檢驗通道。

圍繞CRISPR-Cas9專利紛爭的主要動向:

年份

事件

2012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等在美國《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宣佈開發出該技術

2013

美國布羅德研究所等在《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宣佈成功對人體細胞進行基因體編輯

2014

布羅德研究所等在美國取得相關技術的基礎專利

2016

加利福尼亞大學等向美國專利及商標局申請實施牴觸檢驗(Interference)

2018

美國專利及商標局實施牴觸檢驗後承認布羅德研究所的專利

 

加利福尼亞大學等修改内容後在美國取得專利

2019

加利福尼亞大學等第二次申請實施牴觸檢驗

加利福尼亞大學等申請的專利僅限於針對原始生物的「原核細胞」的研究結果,而且擴大了專利權的適用範圍,因此檢驗比較費時間。

對布羅德研究所取得專利權感到喫驚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於2016年向美國專利及商標局提出執行美國特有的制度「牴觸檢驗」(Interference),要求修改專利認定。美國專利及商標局2018年認定布羅德研究所的專利沒有問題,很多人都認爲這場糾紛到此就會結束。

但加利福尼亞大學2019年再次申請實施應答優先權的牴觸檢驗。2020年9月開始對發明日期及其内容等進行詳細檢驗。熟悉生物專利的日本專利代理者師橋本一憲預測,「至少還要1年的時間才能出結果」。

兩個陣營均將獲得的專利賦權給計劃在醫療領域開展業務的初創企業獨家使用。沒有強大的專利,業務就沒有把握,因此誰都無法在專利糾紛中輕易退卻。

韓國ToolGen公司和美國西格瑪奧德里奇公司(Sigma Aldrich)等也在日美歐獲得了有關CRISPR-Cas 9的強有力專利,正在尋找業務機會。日本方面,獨立開發出基因體編輯技術的東京大學、神戶大學和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成立了初創企業,嘗試涉足該領域。各國圍繞最新研究成果的專利糾紛變得越來越激烈。

僅憑基礎專利無法開展具備高競爭力的業務。如果擁有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專利,則可以簽訂交叉賦權抓住商機。日本基因體編輯學會會長、廣島大學教授山本卓指出:「不必過度專注於基礎專利,可以開展產學合作,透過應用技術持續獲得專利。」

日文:永田好生,《日本經濟新聞》,2020年10月19日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