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新冠病毒論文2.5萬多篇,中國論文被引最多超4300次

2020年11月10日 生物醫藥

新冠病毒感染症的研究論文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英國大型學術數據提供商科睿唯安與日本經濟新聞社聯合調查發現,有部分論文已經被其他研究人員的論文引用1000多次。2020年被引用的所有領域的科學論文中,新冠病毒相關論文佔20%。疫情流行初期的論文被大量引用,表明研究正以其他領域無法比擬的速度在進展。

科睿唯安以疫情剛開始流行的2020年初至9月28日期間在全球主要科學期刊上發表的約150萬8000篇論文為對象,解析了引用情況。新冠病毒相關的論文為2萬5660篇,佔全部論文的1.7%左右;新冠病毒相關論文在同一期間被引用的總次數約為17萬次,2020年被引用的論文中,有20%與新冠病毒有關。

title

引用次數最多的是1月下旬發表的有關疫情流行初期中國患者症狀的論文,約為4300次。包括該論文在内,介紹患者症狀和病毒鑑定等的11篇論文在大約9個月裏被引用了1000多次。

英國科學期刊《自然》2014年發表的調查顯示,在從1900年至今的100多年裏發表的論文中,被引用1000次以上的論文僅佔0.025%。1年内被引用1000多次的論文達到10篇以上的情況非常罕見,這證明,全世界的研究人員都在全力應對這場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

另外,調查被引用次數排名前50位的論文發現,約90%都是3月底之前發表的論文。除介紹患者症狀的論文外,還包括介紹病毒結構解析結果,以及初期候選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結果等的論文。通過在春季之後的大流行之前迅速對中國和歐洲的初期疫情進行解析,為之後的新冠病毒感染症研究提供了基礎數據和知識。

調查各領域的引用情況發現,臨床醫學領域引用的論文約有50%,免疫學領域引用的論文約有60%與新冠病毒有關。新冠病毒在各個領域成為主要主題。

不過,並不清楚目前這種快速進展的狀況能持續多久。因為論文的引用次數增加也可能與病毒學和傳染病學之外的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選擇新冠病毒作為研究主題有關。

今後的研究速度可能會大大取決於流行動向以及各國的科學政策如何調節新冠病毒與其他研究領域的平衡。

title

新冠病毒電子顯微圖像(NIAID提供)

日文:出村政彬,《日本經濟新聞》,2020年11月2日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