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岩手醫科大學的岩谷嶽副教授和西冢哲特任教授等人,開發出了利用血液檢查食道癌是否複發等的方法。這種方法方便反復進行檢查,還可以定期判斷手術和藥物的治療效果。研究團隊還在針對肺癌和胰腺癌等20多種癌症進行研究,有望成為隻需採血即可確認治療過程的全新檢查方法。
日本每年約有2.6萬人被診斷為食道癌,約1.1萬人因該病死亡。食道癌大多通過胃鏡檢查和「燒心」等症狀被發現,主要利用手術和化學療法治療,效果尚好,但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會在數年後複發。

通過解析癌症組織(上部)的基因突變,製作適合不同患者的檢查試劑
目前主要利用CT圖像來確認治療效果和是否複發等。不過,由於存在輻射風險,需要隔膜3個月以上才能做下次檢查。即使懷疑複發,也必須等3個月後再次拍攝CT圖像才能確診,因此可能會延誤治療時機。而且,為了方便查看CT圖像而服用的造影劑對人體也有影響。
此次,研究團隊開發出了根據血液中漂浮的癌細胞釋放的DNA 「ctDNA」的量,來判斷癌症複發和藥物效果的方法。「ctDNA」的測量利用的是數字PCR法。
新方法根據手術和活檢採集的患者癌細胞,解析食道癌中容易發生突變的31個基因。基因突變因人而異,因此要針對每位患者設計不同的突變檢測試劑。試劑會獨特性地附著到源自患者癌細胞的ctDNA上。通過手術和藥物滅絕癌症後,就不會再檢測出源自癌細胞的ctDNA。通過使用適合不同患者的試劑進行檢查來診斷複發情況和治療效果。
研究團隊以在岩手醫科大學醫院做過活檢和手術的36名食道癌患者為對象,利用新方法確認了治療過程。複發患者在用CT圖像確診的約半年前就檢測出了ctDNA的升高。ctDNA沒有升高的患者4年後的生存率仍達到約80%。ctDNA升高的患者出現治療無效或複發的情況,2年内全部死亡。西冢特任教授說:「能在用CT檢測出來之前提前開始治療對複發患者很有用。」
以前通過血清中的腫瘤蛋白進行判斷的腫瘤標誌物檢測法,對前列腺癌和兒童肝癌——肝母細胞瘤的診斷顯示出有效性,但在其他癌症中的檢測靈敏度比較低,基本沒有獲得普及。新方法正在以約300名患者為對象,針對20多種癌症推進研究。
日文:下野谷涼子、《日經產業新聞》、2020年11月10日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