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慶應義塾大學成果發佈資料翻譯整理而成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婦產科學(婦科)教室的木須伊織特任助教、阪埜浩司副教授和青木大輔教授,與該校醫學部外科學(普通外科/消化外科)教室的尾原秀明副教授、東海大學醫學部醫學科基礎醫學系分子生命科學的椎名隆教授、滋賀醫科大學病理學講座疾病控制病態學部門的伊藤靖教授、滋賀醫科大學動物生命科學研究中心的土屋英明博士,以及Ina Research公司的代表董事社長中川賢司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食蟹獼猴進行了子宮移植,並全球首次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中成功實施子宮移植後產子。
子宮性不孕症是由於天生沒有子宮,或者因子宮本身發生某些異常而將其摘除所導致的不孕症,據推算,日本國内20~30多歲的女性中大約有6萬多名子宮性不孕患者。這些女性無法親自懷孕產子,很難擁有自己的孩子。不過,近年來移植技術、微血管吻合技術和組織保存技術不斷提高,免疫排斥機制逐漸明確,免疫抑製劑也已經開發出來,因此「子宮移植」這項新的醫療技術被認爲是幫助子宮性不孕女性實施生育的解決對策之一。子宮移植的目的是,讓接受子宮移植的受術者利用捐贈者提供的子宮懷孕生產,從而擁有自己的孩子。
全球的研究人員從2000年前後開始利用小鼠和大鼠等小動物進行子宮移植研究。以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爲中心的研究團隊爲了將來在人類身上開展臨牀應用,於2009年起動了臨牀前研究,即利用在解剖生理學上與人類相似的非人靈長類動物食蟹獼猴進行子宮移植研究。此前報告過大鼠和綿羊進行子宮移植後產子的例子,但一直沒有非人靈長類動物懷孕產子的報告。研究中使用的食蟹獼猴體重約爲3kg,體型非常小,而且無法充分進行檢查和用藥,術後管理比較困難,因此利用食蟹獼猴培育子宮移植模式一直被認爲很困難。
研究團隊着眼於與排斥反應有關的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有計劃地培育了擁有特定類型MHC(透過篩選約5,000只食蟹獼猴獲得)的食蟹獼猴(MHC控制型食蟹獼猴)。然後計劃利用MHC控制型食蟹獼猴進行子宮移植,讓其生育小猴。
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的研究團隊以前針對子宮移植實施的意識問卷調查(以3,712人爲物件)顯示,母女之間(母親移植給女兒)的子宮移植最容易被社會接受。因此,該研究團隊認爲,利用MHC控制型食蟹獼猴培育同樣設想進行母女間移植的子宮移植模式會成爲有用的臨牀前研究,所以試着培育了該模式。與人類相比,食蟹獼猴的體型非常小,因此需要精細的手術技術,不過,婦產科醫學家與外科醫學家透過長期的合作,成功確立了子宮移植手術技術。
子宮移植後爲抑制排斥反應,在使用免疫抑製劑的同時,進行了密切的觀察和管理。雖然在整個程序中也出現了一些排斥反應,但使用免疫抑製劑冶癒後好轉,因此研究團隊決定將受精胚移置到子宮内,讓食蟹獼猴受孕。實施子宮移植手術約1年後,獼猴成功懷孕,雖然出現兩次流產,但之後的孕期胎兒發育良好,足月後按計劃實施剖腹產,生下了健康的小猴。由此,非人靈長類動物實施子宮移植後全球首次成功實施產子。
食蟹獼猴進行子宮移植後成功產子證明子宮移植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另外,成功培育移植模式可以說也是一項重要的成果,有助於明確子宮移植的相關醫學課題。研究團隊計劃根據此前10多年積累的基礎實驗經驗,在國内實施子宮移植的臨牀應用。子宮移植這種生殖器官移植技術擴大了之前無法生育的子宮性不孕女性擁有孩子的選擇範圍,爲子宮性不孕女性帶來了福音。
本研究於2013年作爲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的「研究成果展開事業 研究成果最佳展開支援專案(A-STEP)」起動,之後於2015年被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日本醫療研究開發機構(AMED)接管,在「醫療領域研究成果展開事業 研究成果最佳展開支援專案(A-STEP)」的支援下推進研究,一直實施到2017年。
論文資訊
題目:First successful delivery after uterus transplantation in MHC-defined cynomolgus macaques
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doi:10.3390/jcm9113694
日語發佈原文
編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