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日本NCNP開展聯合研究,對難治性抑鬱症實施rTMS維持療法

2022年06月10日 生物醫藥

日本國立精神和神經醫療研究中心(NCNP)醫院精神診療部的鬼頭伸輔部長(兼任臨床心理部長)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於5月13日宣佈,啟動了一項在醫生主導下利用重複經顱磁刺激療法(rTMS)治療難治性抑鬱症的臨床研究。該研究在醫保承保的6周急性期後,作為先進醫療(自費)將再實施12個月的維持治療以驗證效果。如果確認有效,將把該療法申請納入醫保。該研究已於今年5月1日啟動,為期4年。

title

經顱磁刺激示意圖(供圖:日本精神神經學會,圖片出自《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正確使用指南》)

在日本,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為6-7%(美國為12-16%),由於容易複發,急性期治療後繼續進行維持治療被認為很重要。尤其對藥物療法無效的難治性抑鬱症,需要確立防止複發的維持療法。

難治性抑鬱症的治療方法有重複經顱磁刺激療法(rTMS)。日本也針對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導入了rTMS,並從2017年起被納入醫保範圍,最長可進行6周的治療。

rTMS通過從外部對大腦皮層施加無創的磁刺激來改變神經細胞的興奮性,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一項調查急性期rTMS療法長期效果的海外研究報告(18項試驗,732人)證實,繼續進行維持治療有助於獲得長期效果。此外還發現,長期效果與患者性別(女性效果更好)有關,與刺激部位等條件無關。

一方面,維持療法對難治性抑鬱症的效果在國内外均未得到驗證,尚未確立治療方法。

此次實施的臨床研究的目的是,確立防止難治性抑鬱症複發的維持療法。

研究以抗抑鬱藥物治療無反應的中度以上成人抑鬱症為對象,進行急性期rTMS療法(最長6周)外再實施12個月維持治療的群組(維持rTMS治療組),再與未實施維持治療的群組(未維持rTMS治療組)進行比較,以驗證有效性。此次研究不對維持rTMS治療組和未維持rTMS治療組進行分配,共有300名患者將被納入研究對象。

該研究以多中心、前瞻性、非隨機縱向研究方式進行,將維持rTMS治療組的治療作為先進醫療B實施。該研究還接受新醫療機構參與研究。

研究對象是在急性期rTMS治療中取得效果或得到緩解的患者,在維持治療期的前6個月每週接受一天的rTMS治療,後6個月隔週接受一天的rTMS治療。刺激條件與急性期治療相同。維持期的第3個月、第6個月、第9個月、第12個月和最終隨訪階段為觀察和評估期,受試者的註冊時間到2024年10月31日截止。先進醫療所需的費用方面,一次rTMS治療的費用為1萬7千日元。rTMS採用NeuroStar公司的設備。

另外,該研究得到了帝人製藥公司的資助,但支援内容侷限於數據庫的運營費用等,不涉及數據,器材使用各醫療設施的設備。

作為初步實驗,鬼頭部長等人針對難治性抑鬱症患者中接受急性期治療後症狀得到緩解的少數患者實施了12個月的維持rTMS治療,確認維持了症狀緩解狀態。

如果能通過此次的研究確認效果,將來有望作為難以治療的難治性抑鬱症的有效治療方法普及並降低治療費用。

【詞注】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
利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直接無創刺激人體的技術。使電流瞬間通過線圈,通過周圍形成的波動磁場產生的渦流來刺激神經元。重複進行有規律的刺激稱為重複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MS:rTMS),應用於精神神經疾病的治療。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