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潟大學醫學部醫學科綜合診療學講座的上村顯也特任教授等人與ImaCreate公司(代表:山本彰洋、川崎仁史)合作,於6月15日宣佈共同開發了虛擬實境(VR)診療技術訓練課程。戴上VR眼鏡後,醫學生可以在VR空間體驗和訓練7種技術。通過強化指導功能,醫學生能夠自行學習。

醫學生正在示範(供圖:新潟大學醫學部醫學科綜合診療學講座)

通過VR貼心電圖的電極(供圖:新潟大學醫學部醫學科綜合診療學講座)
與ImaCreate此前開發了將身體動作轉換成可視3D數據進行共享的VR平台「NUP」,並通過該平台提供了運動和焊接等加工、測量作業及診療等内容。
此次在綜合診療學講座的指導下,又開發了可以體驗和訓練腹部視診、腹部聽診、腹部叩診、心電圖測量、血氣檢測、腿部浮腫檢查和血壓測量等7項診療技術的課程。還公開了可在智慧型手機和PC上觀看的 影片捕捉畫面。實際的幀速率要高出捕捉畫面3倍左右,因此可以流暢播放。
使用者可以開啟或關閉指導功能,開啟後,即使沒有提前瞭解相關知識也能訓練。操作準確即可進入下一步。與使用模型等的實體模擬器相結合有望進一步提高熟練程度。
今後將與該公司協商研究如何提供該服務的方法等,同時開發針對其他操作技術。
醫療檢查和治療需要大量的技術,醫學生和醫生需要通過反複訓練來掌握這些技術。
以往,醫學生不僅要通過書籍和影片等教材學習這些技術,還要利用模擬器進行訓練,從而為臨床實習和臨床研修做準備。隨著新冠病毒蔓延,遠程環境逐漸普及,新學習方法的開發備受期待。
上村特任教授表示:「今後,我們將擴充内容並促進其他領域的使用等,完善使用環境,將這一技術發展為綜合學習全身診療的工具。另外,還將開發並追加結合實際圖像的VR,以實現時間和空間自由度比較高的系統。除此之外還有望作為醫療安全教材使用,例如多學科合作指導、院内參觀和確認工作流程等。」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編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