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OIST、御木本等解讀珍珠貝基因體,發現第九染色體具有可防禦多種疾病的特徵

2022年12月21日 生物醫藥

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海洋基因體學單元研究員竹内猛、教授佐藤矩行、水產研究與教育機構水產技術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正岡哲治、御木本(MIKIMOTO)珍珠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永井清仁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成功地按照不同染色體高精度解讀了珍珠貝的基因體。透過在基因體分析中使用高精度長讀長測序技術,根據配子的基因型(單倍型)重建了基因體。對單倍型進行比較後發現,在含有大量識別病原體等異物基因的第九染色體中,遺傳資訊差異尤其大。該成果或有助於闡明珍珠貝的基因體育種和生物防衛機制。該研究成果已經刊登於國際科學雜誌《DNA Research》11月10日版上。

title

珍珠貝與珍珠。用於項鍊、耳環、戒指等飾品的美麗珍珠來自珍珠貝,是日本的重要海產物。(Credit:株式會社御木本、御木本珍珠研究所)

珍珠貝是一種用於珍珠養殖的雙殼貝,爲日本重要的水產資源之一。但近年來,由於赤潮、電腦病毒性疾病的流行、海洋環境的惡化等終極因數,其產量與鼎盛時期的1990年代前半期相比減量了三分之一。

此前研究團隊一直致力於珍珠貝的基因體解讀,2012年成功完成了主要基因體的解讀,2016年發表了追加基因體資訊的改良版。

此次研究團隊利用最新測序儀的高精度長讀長測序技術,對在福島縣相島採集的野生珍珠貝進行了基因體解讀。該方法將基因體以15~ 20kbp的長度進行片段化與重建,其長度是以往的數十倍,以此得到了更準確的基因體資訊。此外,該方法還使不同單倍型的基因體資訊得以明確,而以往的基因體解讀是將基因體DNA片段化爲約200~300bp之後進行解讀和重建的。

珍珠貝由14對(28條)染色體構成,從其中的兩組基因體中分別發現了約33,000個基因。

研究團隊進一步比較了各染色體的單倍型,發現第九染色體中存在巨大差異。雖然其餘染色體也有約100kbp的差異,但第九染色體的差異非常大,達到數Mbp級別。

爲此,研究團隊對該染色體進行了研究,最終判定其中存在多個與病原體等異物識別相關的基因。透過擁有不同基因,構成了能識別更多病原體的生物防衛機制。

爲維持養殖物的有用表徵,通常會進行近交(近親交配)培養。因此研究團隊研究了近交對遺傳多樣性的影響,對御木本珍珠研究所養殖的同一系統的珍珠貝進行了三代近交,以雜合度爲指標評價了第一代和第四代的遺傳多樣性。

結果顯示,第一代的多樣性爲2~3%,而第四代的多樣性減量至近1%。如果在涉及免疫基因的染色體上發生這種多樣性減量現象,則生物的防禦功能有可能下降。

此次的成果將有助於評價養殖珍珠貝的遺傳多樣性,也有助於透過元基因體分析尋找到病原體。

竹内研究員表示:「我們已經得知與異物識別和病原體識別相關的基因大量存在,今後希望透過揭示這些基因的功能,爲理解珍珠貝的免疫機制做出貢獻。此外,‘單倍型之間的基因結構大不相同’的現象,是珍珠貝特有的,還是在其它生物中也存在的,這一點也令人頗感興趣。我們想把此次的基因體解讀方法應用到其它海洋生物上,繼續操作研究這一課題。」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雜誌:DNA Research
論文:A high-quality, haplotype-phased genome reconstruction reveals unexpected haplotype diversity in a pearl oyster
原文:DOI:10.1093/dnares/dsac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