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竊症是一種精神障礙,患者無法控制想偷東西的衝動和慾望,會反復偷竊卻無法停止。因患有偷竊症並反復偷竊而被逮捕的人有很多。雖然這種精神障礙是一種與犯罪直接相關的嚴重問題,但關於偷竊症的科學研究卻幾乎沒有,其機制也不明確。
患有偷竊症者,會對與偷竊行為相關的環境(線索)進行不正確的學習,會反復刺激偷竊的衝動和慾望。(供圖:京都大學)
京都大學研究生院資訊學研究科副教授後藤幸織、博士生淺岡由衣、MRC Labo Clinic醫學家元武俊等人的研究團隊發現,偷竊症患者對可能引發偷竊症的視覺線索刺激,如對與偷竊相關的超級市場等場所物品的影像和影片等,會表現出健康人所沒有的視線行程和大腦活動反應。該結果表明,由於不正確的學習,偷竊症患者對與偷竊行為相關的視覺線索刺激具有與健康人不同的認知,這可能與物質使用障礙(藥物依賴症)等依賴症具有同樣的關聯機制。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的電子版上。
研究團隊向11名偷竊症患者和27名健康人展示了可能引起偷竊慾望的超級市場場景、出售的商品以及與此無關的室外風景等影像和影片。當研究物件觀看上述影像和影片時,研究團隊使用眼動追蹤裝置,追蹤影像展示程序中研究物件的視線,測量其眨眼和瞳孔變化的情況,並使用功能性近紅外線光譜技術測量大腦前額葉皮質區域的活動。
測量結果顯示,偷竊症患者在觀看含有視覺線索刺激的影像時,其視線凝視點、眨眼、瞳孔變化等構成的視線模式與觀看其它影像時的視線模式不同。同樣的,偷竊症患者前額葉皮質的活動模式在觀看含有視覺線索刺激的影像時也和觀看其它影像時大不相同。另一方面,健康人對此類特定的影像並未表現出獨特性視線模式和前額葉皮質活動。
由此可見,偷竊症患者錯誤地球科學習了與偷竊行為相關的視覺線索刺激,從而以與健康人不同的方式感知該類線索刺激。此前的研究表明,藥物依賴症患者也會對線索刺激產生獨特性反應。此次的研究首次提示了偷竊症與依賴症具有同樣關聯機制的可能性。
後藤副教授表示:「偷竊症和性偏好障礙引起的犯罪行為在多數情況下不被認爲是精神障礙,也不作爲冶癒的物件。本研究透過明確行為依賴症的神經心理學特性,有利於開展適當的冶癒,從而對抑制和減量犯罪做出貢獻。」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論文:Distinct Situational Cue Processing in Individuals with Kleptomania: A Preliminary Study
DOI:10.1093/ijnp/pyad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