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東京醫科齒科大研發出向大腦有效地運送抗體的癡呆症藥物

2023年04月06日 生物醫藥

由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將可去除導致阿茲海默症的澱粉樣蛋白β的抗體高效運送到腦内的技術。研究團隊通過用葡萄糖包裹抗體,使其通過大腦防止異物進入的血腦障壁。小鼠實驗證實了腦内的澱粉樣蛋白β的減少和記憶保持時間的延長。這一成果預計將有助於開發出以較少的給藥量獲得較高效果的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

title

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以阿茲海默症誘發物質為靶標的抗體高效傳遞技術(供圖:東京醫科齒科大學)

在阿茲海默症中,被稱為澱粉樣蛋白β的異常蛋白質收歛集在腦内,經過寡聚體凝集,形成澱粉樣蛋白纖維。有關去除澱粉樣β的抗體的開發極為火熱,衛材公司的單源抗體藥物「Lecanemab」於今年1月得到了美國食品醫藥品局(FDA)的快速承認。

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的開發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失敗狀態,原因之一就是難以將足夠量的抗體送達大腦。這是因為腦血管具有防止異物進入腦内的「血腦障壁」防禦功能。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橫田隆德教授等人與川崎市產業振興財團的奈米醫療創新中心等,共同著眼於用餐後葡萄糖轉運體分子能夠通過血腦障壁的現象。為了能用葡萄糖包裹抗體通過屏障,他們開發出了能送到腦内的「奈米機器人」技術。

本次研究以澱粉樣蛋白β的寡聚體為靶標,開發出了用葡萄糖包裹抗體的藥劑。抗體隻使用了附著於寡聚體的尖端部分。

對患有阿茲海默症的模型小鼠注射10周該藥劑後,與不使用葡萄糖包裹的抗體相比,藥劑抵達腦内的劑量約為80倍。分析小鼠大腦成分發現,除澱粉樣蛋白β寡聚體外,由42個氨基酸聚集而成的毒性較強的澱粉樣蛋白β42等也有所減少。在確認小鼠能否通過游泳到達目的地的實驗中,目的地記憶保持了更長時間。

title

研究發現,由於開發出的抗體僅使用粘在標靶上的部分,以往的抗體容易引發的腦内發炎反應變得不易發生。抗體通常呈Y字形,由附著於標靶的部分和導入免疫細胞的部分構成。當免疫細胞攝取與標靶粘在一起的抗體時,就會發生發炎反應。據研究,由於本次研究中隻使用粘在標靶上的部分,被攝取的機制不同,所以減少了發炎的發生。

橫田教授強調:「用一種抗體可以減少多種有毒性的澱粉樣蛋白。這關係到減少給藥量和給藥頻率,有望帶來更強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的成果,使得在實現副作用少的新一代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方面前進了一大步。

日文:藤井寬子、《日經產業新聞》、2023/3/20
中文:JST客觀日本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