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九州大學發現導致大腸癌複發的癌症幹細胞,有望通過藥物根治癌症

2023年04月12日 生物醫藥

一個隻靠抗癌藥物便能根治癌症的時代或將來臨。日本九州大學生體防禦醫學研究所的中山敬一主幹教授、比嘉綱巳助教、岡毅寬研究員等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誘使大腸癌複發的癌幹細胞的一部分通過表達p57基因而進入休眠狀態,從而避開抗癌藥物的攻擊。中山教授表示:「這項研究成果為癌症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我們可以通過抑制p57的活性,喚醒癌幹細胞活動,從而使抗癌藥物發揮作用。目前正在推進開發基於這一思路的藥物。」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Cancer Research》雜誌上。 

title

九州大學生體防禦醫學研究所中山敬一主幹教授

據統計,男性每11人中有1人,女性每13人有1人一生會罹患大腸癌。對於3期及之前的患者,可通過手術和化療的組合療法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治療,但一旦病情發展到4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便大幅下降。這是因為殘留的癌幹細胞會持續產生新的癌細胞致使癌症複發。

已知有多種機制會導致人體對抗癌藥物產生抗藥性,其中之一是癌細胞進入休眠狀態停止增殖。研究團隊此前在白血病中發現了這種現象,並在本次研究中以大腸癌這類常見癌症為對象進行了研究。

title

通過清除p57表達細胞,可抑制大腸癌的複發(供圖:九州大學)

為了尋找誘使癌症複發的癌幹細胞,研究小組建立了一個大腸癌模型,再現了患者實際的生理環境,並使用單細胞RNA測序技術分析了切除組織中的所有細胞。人們已知,Lgr5在癌幹細胞中高表達,本次研究進一步發現了Lgr5高表達細胞中存在兩種不同狀態的細胞:增殖速度快的細胞群和增殖緩慢的處於休眠狀態的細胞群。

研究發現,在休眠狀態的癌幹細胞中,p57基因具有獨特性表達,這一現象可作為細胞群的高敏標記。 

在正常情況下,由於p57表達細胞處於休眠狀態,在未接受抗癌藥物治療的通常狀態,這類細胞也不會對腫瘤的增殖起到促進作用,但在接受了抗癌藥物的治療後,它們便會成為癌症複發的主要原因。抗癌藥物治療後,增殖速度快的細胞死亡,而處於休眠狀態的p57表達細胞則能存活下來,並從休眠中甦醒開始增殖。也就是說,無論接受多少次抗癌藥物治療,只要不能殺死p57表達細胞,癌症就會無限複發。

為此,研究小組培育了一批基因改造小鼠,小鼠一旦投放特定藥劑便停止p57基因表現,然後將癌症細胞移入這些小鼠體內,分別對比未進行任何處理組、接受抗癌藥物組和接受抗癌藥物且停止p57表達組的反應。結果顯示,與未進行任何處理組相比,接受抗癌藥物組的癌組織大小減少了約一半,而接受抗癌藥物且停止p57表達實驗組則縮小到原本十分之一大小。這一結果表明,p57表達細胞是治療後癌症複發的主要原因。

p57是細胞週期阻滯的重要基因,它作為細胞增殖的蠻力製動器已經為人所知。也就是說,本次研究發現的p57在癌幹細胞中具有獨特性表達現象,這意味著其不僅可作為有效標記基因,還說明它直接參與了維持癌細胞休眠狀態的機制中。因此,只要通過抑制p57的分子功能,就能讓癌幹細胞從休眠中醒來,這樣便能通過抗癌藥物將其根除。

研究團隊目前正在開發讓p57表達細胞解除休眠,重獲活性的藥物,如果這項研究獲得成功,未來或許不依靠手術便能根治癌症了。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雜誌:Cancer Research
論文:Ablation of p57+ quiescent cancer stem cells suppresses recurrence after chemotherapy
DOI:10.1158/0008-5472.CAN-22-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