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日本

大阪大學和鳥取大學完全化學合成病毒克隆體,有望成為有效的癌症疫苗候選

2023年07月20日 生物醫藥

大阪大學研究生院理學研究科的伊藤啟太(博士生)、真鍋良幸助教、深瀨浩一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與鳥取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研究科的古川寬人(博士生)、松浦和則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製備出了載有癌症抗原和佐劑(免疫活化劑)的被膜病毒克隆體,並發現它有希望成為癌症疫苗候選。該研究證明了能夠通過完全化學合成來精確設計疫苗,為未來開發新疫苗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

title

圖1. 搭載CH401/α-GalCer的被膜病毒克隆體的製備過程和電子顯微鏡圖像(供圖:大阪大學)

在此之前,松浦和則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已經通過聚集形成病毒骨架的肽來形成人工病毒樣顆粒,並進一步通過用脂質膜將其覆蓋,製備了被膜病毒克隆體。這種被膜病毒克隆體可以自由地控制其物理可用能特性(如大小、穩定性、電荷等),是一種可以搭載各種分子的高自由度的奈米材料。

此次,研究人員合成了連接乳房癌抗原CH401的β-環肽,並通過讓其自我聚集,構建了病毒樣結構體,並用帶正電荷的脂質覆蓋。在此過程中,通過在脂質成分中摻雜佐劑α-GalCer,使套膜中搭載了α-GalCer。得到的病毒克隆體是作為疫苗材料優選的約100奈米左右的集合體,通過脂質雙層膜進行套膜化,在顆粒表面確認到CH401肽的呈現。

title

圖2. 疫苗候選示意圖(供圖:大阪大學)

當研究人員將這種被膜病毒克隆體注射給小鼠後,發現能強烈誘導產生識別CH401的抗體,此外,產生的抗體能夠識別乳房癌細胞,證明其具有有效疫苗的功能。

深瀨教授表示:「經歷過COVID-19疫情後,我們重新認識到疫苗研發的重要性。然而,免疫系統極其複雜,在疫苗研發方面,我們仍在摸索和發展中。作為大學的一員,通過切實開展著眼於應用的基礎研究,力爭實現本領域的技術革新。」

原文:《科學新聞》
翻譯:JST客觀日本編輯部

【論文資訊】
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論文:Antigen/Adjuvant-Displaying Enveloped Viral Replica as a Self- Adjuvanting Anti-Breast-Cancer Vaccine Candidate
DOI:doi.org/10.1021/jacs.3c02679